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鸡毛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鸡毛信

鸡毛信

短篇小说。华山著。作于1945年。收于《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选》,东北书店出版。写儿童团长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在一次“扫荡”中,游击队员的父亲叫海娃送一封重要的急信给八路军。海娃在放羊送信的路上,碰上了抢粮的日军,敌人抓住他要杀他的羊,还要他带路。他给敌人带路时,虚以周旋,带进羊肠小道,终于甩掉了敌人,把情报送到了八路军手里,使八路军游击队连夜去打敌人空虚的据点,取得大胜。小说歌颂了抗日战争中儿童的勇敢、机智,揭露了敌人的残忍。作品人物性格鲜明,以鸡毛信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情节曲折紧张,跌宕多姿。

☚ 财主底儿女们   小二黑结婚 ☛

鸡毛信

“鸡毛信”,顾名思义就是信封上粘贴或插有鸡毛的信。这种信,必然有它特殊的意义,那就是重要而需快递的信。
信上为什么是 “鸡毛”而不是其他的 “鸭毛”、“狗毛”呢? 这肯定有其缘由。
原来,我国古代有一种 “羽书”,也称作 “羽檄”( xí) ,是用来征召、调集官兵的文书( “檄”与 “书”同义) 。《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 “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这就说得很清楚了,信上插鸟毛表示要快速,要像鸟飞那样快。
后来,由于一时难以找到鸟毛,于是便以鸡毛代替,因此便有了“鸡毛信”之说。“鸡毛信”在抗战时期就被八路军用过。
晋·左思 《咏史》“羽檄飞京都”、唐·杜甫 《秋兴》“征西车马羽书驰”,二人诗句中的 “羽檄”、“羽书”都是一种征召的文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 “鸡毛信”。
现代生活中,电报、特快专递当然比 “鸡毛信”要快了,然而电话、网络、视频则还要便捷,人类真是了不起啊!

鸡毛信jīmáoxìn

旧称粘有或插有鸡毛,表示必须火速送达的紧急公文、信件。华山《鸡毛信》:“这是一封~!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的信!”|管桦《路上》:“他把一叠~交给身边的一个老大爷,说‘大叔,往东转吧,南边过不去啦!’”

各种书信

各种书信

百封
私人的信:私信 私椷
佛家的信:法帖
往来的信:走函 走书 通笺 来鸿去燕往雁归鸿
不具名或不具真名的信:飞书 飞条 飞句 蜚条 黑信 匿名信
匿名上告信:饮章
系于雁足的书:雁足书
传说中赤雀所衔的丹书:雀书
驿使传递的信件:驿信
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遗牍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遗墨 遗笔
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信:遗书 遗占
自杀前写的遗书:绝命书
无法投递的信:死信
不封口或封口后剪去信封一角的信函:露口信
缄封的信:缄縢
封在蜡丸里的信:蜡书
秘密的信:密信 密记 密札 密函
亲笔写的书信:手书 手札 手函 手翰手柬 手简 手笔 手毕 亲札 亲笔信
亲笔写的书信、日记、笔记等:手记
飞速写成的信:飞札
急送的信件:飞札
须紧急传递的紧急公文、信件:鸡毛信
简短的信:小简 短简 短书 短封 短信 短笺 札字 便函 便条 寸简 寸札 寸楮 寸笺 寸函 片札 片鸿 一字书
词藻华丽的信:绮札

☚ 书信   来的信 ☛
鸡毛信

《鸡毛信》jimaoxin

中篇小说。作者华山。作于1945年7月。曾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拍摄成电影。
作品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给八路军送信的故事。鬼子又进山“扫荡”了,海娃赶着羊群去给山里的八路军送信,半路上被进山抢粮的敌人抓住。勇敢聪明的海娃,一路上想尽办法与敌人周旋,终于把信送到八路军王连长手中。八路军和平川的抗日游击队配合,趁鬼子进山“扫荡”,打下了鬼子在平川的炮楼。
海娃是抗日战争时期老根据地里参加革命斗争的儿童的一个典型。他是14岁的孩子,贪玩、淘气,有时粗心急躁。特殊的社会环境使他成熟起来,他勇敢机智,把“鸡毛信”藏到老绵羊的尾巴底下,躲过鬼子的搜查,鬼子杀羊时又保住了老绵羊。作品把海娃的英雄行为描写得真实可信。小说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质朴流畅,富于生活气息。

☚ 长生塔   小英雄雨来 ☛
鸡毛信

鸡毛信Jimao xin

适用于3—4年级。可以发展语言表达的能力。
场地 室内利用桌椅进行。
游戏方法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或几组,各自坐在座位上或站成一队。预备时,各组(队)排头到老师那里接受不同的口令(如好好学习、为国争光、建设祖国等),然后回到本组坐好或站好。教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各队将口令一个一个的向后传,最后一个同学接到口令后, 马上大声喊出所传口令。以口令传得快, 准确无误为胜。
游戏规则
❶传接口令时只能让后面一个人听到, 不能大声喊出。

☚ 吹毛毛   抓绳头 ☛

鸡毛信

在信件上粘有鸡毛,以示内容紧急,要求迅速传递的文件。中国古代有“羽檄”、 “羽书”等。后来,在信封上注以表示紧急的特殊记号,叫作“鸡毛信”。鸡毛信在中国历次革命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鸡毛信

鸡毛信

短篇小说。华山作。1945年写于延安,后于1946年发表于《长城》杂志(张家口)。1954年由张骏祥改编为电影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故事片,深受欢迎。小说生动地叙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放羊娃海娃,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他在转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过程中,与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惊险的曲折周旋,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任务,反映和歌颂了抗日根据地一代新人的成长及其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 现代文学概述   好样的人 ☛
鸡毛信

鸡毛信

中国古代常在信件上粘附鸡毛,表示是火速紧急的信件。唐诗《燕歌行》中有:“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的诗句,说明翎羽用于紧急的通信古已有之。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的紧急公文、信件,常采用鸡毛信方式,以示紧急。有时也有在信封的左上角粘上一根火柴,同样表示是紧急信件。这些方法,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传递情报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 利菏汽车路局   现款寄递 ☛

鸡毛信ji mao xin

(in former times) message with a feather attached as a sign of urgenc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