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毛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毛信 鸡毛信短篇小说。华山著。作于1945年。收于《解放区短篇小说创作选》,东北书店出版。写儿童团长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在一次“扫荡”中,游击队员的父亲叫海娃送一封重要的急信给八路军。海娃在放羊送信的路上,碰上了抢粮的日军,敌人抓住他要杀他的羊,还要他带路。他给敌人带路时,虚以周旋,带进羊肠小道,终于甩掉了敌人,把情报送到了八路军手里,使八路军游击队连夜去打敌人空虚的据点,取得大胜。小说歌颂了抗日战争中儿童的勇敢、机智,揭露了敌人的残忍。作品人物性格鲜明,以鸡毛信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情节曲折紧张,跌宕多姿。 ☚ 财主底儿女们 小二黑结婚 ☛ 鸡毛信“鸡毛信”,顾名思义就是信封上粘贴或插有鸡毛的信。这种信,必然有它特殊的意义,那就是重要而需快递的信。 鸡毛信jīmáoxìn旧称粘有或插有鸡毛,表示必须火速送达的紧急公文、信件。华山《鸡毛信》:“这是一封~!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的信!”|管桦《路上》:“他把一叠~交给身边的一个老大爷,说‘大叔,往东转吧,南边过不去啦!’” 各种书信 各种书信百封 ☚ 书信 来的信 ☛ 鸡毛信 《鸡毛信》jimaoxin中篇小说。作者华山。作于1945年7月。曾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拍摄成电影。 ☚ 长生塔 小英雄雨来 ☛ 鸡毛信 鸡毛信Jimao xin适用于3—4年级。可以发展语言表达的能力。 ☚ 吹毛毛 抓绳头 ☛ 鸡毛信在信件上粘有鸡毛,以示内容紧急,要求迅速传递的文件。中国古代有“羽檄”、 “羽书”等。后来,在信封上注以表示紧急的特殊记号,叫作“鸡毛信”。鸡毛信在中国历次革命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中被广泛运用。 鸡毛信 鸡毛信短篇小说。华山作。1945年写于延安,后于1946年发表于《长城》杂志(张家口)。1954年由张骏祥改编为电影剧本,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故事片,深受欢迎。小说生动地叙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位放羊娃海娃,当上了儿童团团长,他在转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过程中,与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惊险的曲折周旋,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任务,反映和歌颂了抗日根据地一代新人的成长及其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 现代文学概述 好样的人 ☛ 鸡毛信 鸡毛信中国古代常在信件上粘附鸡毛,表示是火速紧急的信件。唐诗《燕歌行》中有:“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的诗句,说明翎羽用于紧急的通信古已有之。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的紧急公文、信件,常采用鸡毛信方式,以示紧急。有时也有在信封的左上角粘上一根火柴,同样表示是紧急信件。这些方法,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传递情报中曾起过重要作用。 ☚ 利菏汽车路局 现款寄递 ☛ 鸡毛信ji mao xin(in former times) message with a feather attached as a sign of urgenc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