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青銅器。公元1963年陝西扶風出土。器高三七·五厘米,口横十·五厘米,口縱八·六厘米,流至鋬長三九·二厘米,腹寬二二·五厘米。流、蓋、鋬上均有雕刻裝飾。蓋爲一圓雕鷲鳥形,作卧伏狀,鳥尾有環紋與器身相連。器腹爲方口扁圓形,飾以圓渦紋爲中心,外加重環紋及斜角雲紋之圖案。流爲一張口竪耳、挺身曲足之龍形,後面之鋬爲一回顧之龍形。以龍形爲耳在春秋時期相當流行。下有四只獸紋足。静卧之鳥與欲躍之龍,形成動静對比,且又整體和諧,爲頗具匠心之優異作品。器蓋内有銘“它”字,當爲製作者,故亦稱“它盉”。現藏陝西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