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凯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凯人

鲁凯人

鲁凯人约有“番社”20个。分布于阿里山新高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沙口溪、隘寮溪、南溪一带。台湾屏东县的雾台乡是台湾南端最高的山地乡,海拔约800米,是鲁凯族山胞的主要居住地。
鲁凯人土地属于世袭的头目和贵族,一般平民都是佃农阶层,靠抽税维持生活的贵族大多从事雕刻、刺绣艺术,时至今日,以老人为主的部落仍然继续旧有生活方式,种种因素造成雾台鲁凯人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传统风格,在台湾的各地山胞部落当中,这是相当罕见的。
这里1/3的民房仍然是传统的石板屋,老一辈女士穿着长裤加长裙的传统服装,民房的门牌写着罗马拼音的家族姓氏,主要的老年村民只会讲几句简单的汉语短句,连村办公室的广播,除了第一句“各位村民大家平安”之后,就是纯粹的鲁凯语,令游客仿佛进入了“桃花源”。
鲁凯人住在年平均温度低、土质都是岩砾碎屑谷物生长困难的山区,再加上传统贵族制度,地主要抽取一成的庄稼,可能影响到农民耕种的意愿,导致农业技术发展缓慢,不过好处却是没有过多的滥垦以及破坏水土保持的问题。
鲁凯人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狩猎方式。1-4月为围猎时期,4-6月为寻猎时期,6-8月各猎区分组出猎,8-10月用陷猎机。对猎物的分配还是不公的,因为他们必须把野兽的前后腿送到头人家里作为猎租。猎场是属于贵族所有的,渔区也同样属于贵族所有,每一个地主贵族管制下的佃农,只允许在所属贵族的领地范围内的渔区捕鱼。渔获的1/10向地主缴纳鱼租,但在捕鱼之前必须征得地主的同意,
鲁凯人有石墙捕鱼法和翻石取鱼法。石墙捕鱼法是在浅水下游,用泥沙、石头砌成鱼墙,待鱼流下时插到石隙里,再一条一条地拔取出来。翻石徒手取鱼法更是简单,只要涉水在溪流中翻开石头,便可取出躲在石下的鱼儿了。
鲁凯村民几乎都是“清贫生活”的素食者。由于山区无法谋生,年轻人几乎全数离乡下山打工,留乡的老人靠儿女寄钱购买食物和缴水电费,除此之外,日常三餐大多靠贫瘠山田所种的山芋、小米、蔬菜为食,这些老人最习惯的饭食,就是小米或稻米再拌上蔬菜煮成的粥状菜饭。吃这种菜饭,有不少规矩,他们用一口大锅,以一根类似曲棍球棒的木片搅拌煮熟,然后大伙儿围着锅子,以木匙分食,吃的时候不可捞过界,只能就自己前面的一小部分锅沿舀来吃。这种吃象征着全家团圆,对于必须背井离乡讨生活的年轻鲁凯人来说,这种大锅饭也许是他们对乡情的一种最有滋味的留念。

☚ 曹人   平埔人 ☛

鲁凯人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有1万多(1975年)。分布从卑南主山的南部到大武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环绕浊口溪、隘寮溪及大南溪上游山地,分属今屏东县的三地、雾台,高雄县的多纳及台东县的卑南、大南诸乡。据《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载,和排湾人一样在18世纪已出现早期封建领主制,土酋“凡所辖社,小番栽种黍米薯芋,……抽取十分之二,至射猎獐鹿山猪等兽,得后一蹄”,还役使番众代种薯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大小封建宗法领主,大的辖地跨数社,小的辖一社。土地大多属领主所有,可向领民征收农租、猎租、水租、采集租等,连领民宰杀牲畜也得给领主一部分。领民有保护领主安全和为其服务的义务。领主有权仲裁领民各种纠纷,主持祭祀活动,居屋、饮食、服饰与领民均有区别。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比较粗放。过去还流行刺手臂、手背,手掌及背部的习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