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性粒细胞增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总数>12,000/μl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超过8,000/μl则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有不同机理: 有一类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发生乃由于粒细胞自边缘池进入了循环池,而总的血液粒细胞池并不增大。此种情况见于机体突然受外界因素刺激和突然生理反应时,一般在2~3分钟内粒细胞数增高,持续不超过20~30分钟。例如情绪激动时、剧烈运动时、注射肾上腺素后和急性感染初起时等都有此反应。有人称此类反应为“移位”性中性粒细胞增多。另一类乃由于粒细胞自贮藏池进入血粒细胞总池(即边缘池加循环池)或由于粒细胞增殖增多,增殖池增大,因而有更多粒细胞进入贮藏池。此类反应有人称为真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有些物质如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还原尿睾酮、细菌内毒素、羟乙基淀粉和昆虫毒液等可使贮藏池粒细胞进入血粒细胞总池,一次刺激或应用即可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达中性粒细胞增多标准。此类反应一般在刺激后4~5小时达高峰。粒细胞增殖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则多见于病理状态或外界因素长期刺激下,例如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综合征、感染、炎症、恶性肿瘤、中毒、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以及其他骨髓受刺激等情况。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可持续数日、数周或更久。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❶生理性: 运动、妊娠、排卵、分娩、新生儿、恐惧、抑郁、兴奋、恶心呕吐、抽搐等;
❷物理刺激: 冷、热、疼痛、烧伤、创伤、电击等;
❸感染:尤其球菌感染、某些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和寄生虫感染、少数病毒感染。局部感染如脓肿、骨髓炎、中耳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肺部感染、心内膜炎、输卵管炎、脑膜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腹膜炎、脓胸等;全身性感染如急性风湿热、猩红热、败血症、炭疽病、霍乱、鼠疫等;
❹炎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肌炎、肾炎、结肠炎、胰腺炎、甲状腺炎、皮炎、牙周炎、手术后、缺血性坏死如心肌梗死和坏疽、胶原血管疾病、药物过敏和其他过敏反应等;
❺肿瘤:癌症和淋巴瘤等;
❻药物、激素及毒素:肾上腺素、锂、还原尿睾酮、内毒素、糖皮质类固醇、肝素、昆虫毒液、苯、铅、汞、酪蛋白、胨、洋地黄等;
❼内分泌代谢性疾患:尿毒症、肝坏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急性痛风等;
❽血液疾病:治疗中的巨幼细胞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复原期、脾切除后、白血病、骨髓增生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化生症)、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出血等。
❾其他: 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决定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亦决定于机体的反应能力。严重感染和毒性反应时,中性粒细胞除量的改变外,尚可有质的改变如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空泡和Dohle小体等。粒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中还出现幼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被作为疾病诊断所需的一个参数。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系指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达显著程度或出现幼稚细胞。一般当中性粒细胞增高时原发疾病多已被发现; 但有少数病例原发疾病可能不明显,则需找寻隐匿病灶。有极少数病例长期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时还可出现少数幼粒细胞,但无其他异常,也无灶性感染或隐匿的肿瘤,称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此类病例在随访中也多未见出现与中性粒细胞数升高有关的疾病。临诊时需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和原因不明性髓样化生症早期鉴别。与后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既无症状和体征,又多无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或显著减低。此外,无Ph1染色体和无嗜碱粒细胞增高也可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区别。

☚ 淋巴细胞减少   嗜酸粒细胞增多 ☛
000073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