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叶山芝麻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 异名 山油麻、假芝麻(《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粘叶山芝麻(《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基源 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剑叶山芝麻的根。 原植物 剑叶山芝麻Helicteres lanceolata DC.,又名大山芝麻(《海南植物志》),万头果、坡芝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灌木,高1~2m;小枝密被黄褐色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9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7.5cm,宽2~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钝,两面均被黄褐色星状短柔毛,全缘或在近顶端有不明显的疏齿数个。 花两性,簇生于叶腋内或排成长1~2cm的聚伞花序;花细小,长约1.2cm;萼筒状,5浅裂,被毛;花瓣5片,不等大,红紫色;雌雄蕊柄的基部被柔毛;雄蕊10枚,花药外向,退化雄蕊5枚;子房5室,密生柔毛。蒴果圆筒状,长2~2.5cm,顶端有喙,密被长柔毛。 花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29页.图3388)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山坡草地或疏灌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越南、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感冒、麻疹、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