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土壤改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土壤改良

1.土壤改良

江苏的土壤改良工作是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类型,实施相应的改良措施。具体分为五大类:
(1) 盐渍土改良。60年代初期,盐城市的新洋试验站,在滨海盐土上首先总结出 “以水肥为核心,林、种、管结合”的综合治理经验。进入70年代,结合大面积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治理措施从单项治理,逐步发展为综合配套的技术体系; 治理对象从单一治理盐碱,逐步发展为旱、涝、盐、碱、瘦多项障碍因素的综合治理;治理目的从单一的低产土壤改良,逐步趋向于区域和资源的总体开发。这期间主要实施三大战略性措施:
❶结合江、河、湖、海(修建海堤、挡潮闸)等治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❷结合调整作物布局,大面积推行旱改水;
❸结合土壤培肥,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和轮种绿肥。至80年代末,全省盐渍土面积已由50年代初期的90多万公顷,下降为45万公顷,下降了50%多。
(2) 砂姜黑土改良。砂姜黑土是旱作低产土壤,主要分布在徐淮地区,面积约30万公顷。治理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❶50年代初期的广种薄收阶段,“三麦”亩产不超过50公斤;
❷1958年至70年代初的治水改制和发展绿肥阶段,发展稻麦绿肥轮作,提高土壤肥力,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左右,小麦亩产达200公斤左右;
❸80年代增施化肥和培肥高产阶段,化肥施用量和秸秆还田面积逐渐增加,至80年代中期水稻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小麦超过250公斤。至1995年,砂姜黑土已基本得到了改良,实现了稻麦两熟或稻麦与玉米、山芋等轮作。
(3)白浆化土壤的改良,面积约33万公顷,通过整修、开挖田间降渍沟,完善排灌渠系,起垄种植以及用“大穴、足肥、高栽”等方法,土壤结构有所改良,作物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4)高砂土的改良,面积20多万公顷,通过结合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实行水旱轮作和植树栽草等措施,改良了土壤砂性,增强了保肥能力。
(5)潜育化土壤的改良,通过大面积沤改旱,变成了水旱轮作的脱潜或潴育水稻土,提高了土壤肥力。

☚ (三) 土壤肥料   2.肥料与施肥 ☛
000303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