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截发赋
辞赋名篇。唐代浩虚舟作。载见《文苑英华》、《全唐文》。此篇为律赋,以“宾至情极无惜伤毁”为韵,此句亦即赋之主题。晋陶侃少时家贫,有鄱阳孝廉范逵尝来投宿,仓促无以待客,陶母密截发卖于邻人,以治馔待宾,典出《世说新语·贤媛》注引《晋阳秋》及王隐《晋书》,陶母因被后世颂为贤母之典范。本篇在典故基础上加以生发,家贫无以待客的焦急和羞耻,辗转不得其计的踌躇,截发时的果断以及宾筵既备之后的欣慰,无不得到婉转生动的描绘,不仅赞扬了陶母慷慨好客的美德,更歌颂了她舍己从人成全儿子的高尚品格,所谓“欲明理内之心,不求尽饰;庶使趋庭之子,得以亲仁”,塑造了一个富有爱心的慈母形象。其中铺写陶母截发过程一段是全赋中心,体物工妙,尤见赋家物色之技艺。扇对使用娴熟,亦多佳句,如“诚伐木之可亲,疏而是愧;苟如圭之足慕,断亦何伤”等。清人李调元称浩虚舟《行不由径赋》“以极迂腐题,写得如此葱倩,的是隽才”(《赋话》),正为本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