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问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问津wèn jīn见“沮溺”。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九: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李绅《泛五湖》:岂复问津迷,休为吕梁叹。周贺《赠皎然上人》:苦作南行约,劳生始问津。 问津 津: 渡口。问津: 打听渡口。出自《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 春秋时期,孔子为了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来到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边,因找不到渡口,便派子路去打听渡口。 这时有两个叫长沮、桀溺的隐士正在耕种,于是子路上前恭敬地向长沮问道:“请问,这条河的渡口在哪里?”长沮没有直接回答,却望着前边的马车问道:“那个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孔丘吗?”回答说:“正是。”长沮不满意地说:“既然是周游列国的孔丘,那他自然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呀!”说完,他照样耕地,不再理睬子路。 子路又向桀溺问路,桀溺说:“您是谁?”回答说:“我是子路。”问:“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回答说:“正是。”子路刚刚说完,桀溺就感慨起来:“现在整个天下就像洪水泛滥一样,谁能够改变呢?你与其跟随孔丘逃避无道的君主,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逃避乱世的人呢!”他说完,便继续埋头播种。 子路碰了钉子,回来如实告诉孔子。孔子感叹地说:“我们没法同山中的鸟兽在一起呀,我们不同世人在一起,又能跟谁在一起呢!天下要是清明,我自然就不用费心了。” 由“使子路问津焉”这句话产生的“问津”一词,以后引申为探问途径或询问情况,现在仍常用在否定句式中,如“无人问津”“不敢问津”等。 问津参见[沮溺]。王维《上平田》:“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 问津 问津wènjīn┃━ 问路。喻寻访或探求。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唐·方干《上越州杨严中丞》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 名网 观止 ☛ 问津指询问渡口。唐李绅《记登栖霞寺峰》诗: “滔滔可问津,耕者非长沮。” 问津wènjīn津: 渡口。问津: 打听渡口。出自《论语·微子》:“使子路问津焉。” 问津wènjīn〈动〉比喻询问情况或价格:无人问津│一直不敢问津。 问津wènjīn【释义】 问津“津”,渡口。“问津”原指询问渡口,后指 “询问”、 “打听”,如 “无人问津”即言 “无人过问”、“无人打听”。 问津指子路打听渡口之事。《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引申为找门路或过问之意。宋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 问津wèn jīn津,渡口。问路(1)。《桃花源记》:后遂无问津者。——以后就不再有问路[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问津❶ 询问渡口。《论语·微子》:“使子路~焉。” 问津 意为请求给予指示迷津。“津”,渡口。 字数:2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解围 附骥 ☛ 问处所 问处所表示问处所:焉(~有今日) 以 安在 何居 何处 何在 何边 何许 哪里 哪儿(在哪儿) ☚ 问姓名年龄 表示问 ☛ 探求 探求探 究 箝(箝求) 试旬 问津 另见:探索 追求 寻求 ☚ 探求 探求本源 ☛ 价格 价格价(价值;价钱;价码;价色;物~;地~;厂~;造~;现~;时~;原~;平~) 贾 赀 盘子 另见:买卖 商品 价值 计算 ☚ 价格 各种价格 ☛ 寻访 寻访寻迹 相寻 行寻 踩看 踏逐 营求 造适 访问 访索 搜访 问津 另见:寻找 观察 查访 访问 探问 ☚ 寻访 察访 ☛ 问津問津wèn jīn寻访、探求。《烂喉痧辑要·胡钦莲跋》:“余惧其前书散佚,方药失传,使后之患是症者无从问津。” 问津 问津津:渡口。探询渡口。《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后以“问津”为寻找门路或探求、尝试的意思 长沮、桀溺:均为当时的隐者。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问一得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