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均输与平准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均输与平准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为解决贡物运输和物价管理问题而提出的政策和主张。西汉时各郡国每年都要以本地土特产作为贡物输送中央。由于路远且交通不便,贡物易变质,且运输费用巨大,往往运费超过贡物的价值。为克服贡物运输中的这些弊端,大司农桑弘羊(前152—前80)提出均输之法,为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采纳。其内容为:各郡国设均输官,各郡国应缴的贡物,除部分特优品直接运送京师外,一般贡品按市价折成当地丰饶而价廉的物品,由均输官运往价高的地方出售。这样既免除了各郡国运缴贡物的繁难,减轻了百姓的劳役负担,避免了贡物耗损变质,又使国家从买卖中获得大量财政收入。桑弘羊的均输思想为后世封建理财家所推崇。唐代刘晏(718—780)将此法运用于粮食转运和常平制度,取得了显著的财政效益。宋代王安石(1021—1086)推行“均输法”,也取得了调控供求、平抑物价、节省输贡劳力和费用的效果。南宋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物贡赋仅存漕粮,因而均输思想趋于衰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