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均衡增长jūn héng zēng zhǎngравномéрный рост均衡增长一种动态增长的稳定状态,即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增长状态。均衡是一种静态分析概念,而增长则是动态过程。二者本没有任何联系,只有当这个动态过程同时又具有稳定性时,才谈得上均衡状态。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oy Forbes, 1900—1978)认为,当合意的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产出率所决定的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相等时,经济就实现了均衡增长。因为储蓄不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即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定总是相等的,因此有保证的增长率(Gw)和实际增长率(Gt)有可能不相吻合。当实际中达不到或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时,实际增长率不等于生产者合意的增长率。如果Gt>Gw,社会总需求将超过生产能力,结果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如果Gtw,那么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开工不足,投资与收入下降,引起失业。只有当Gt=Gw时才能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均衡增长。不过,二者相等(Gt=Gw)的条件难以实现,仅偶然相等,因此经济总是处于不断收缩与扩张相交替的波动中。 与均衡增长概念相对立,不均衡增长表明总需求与总供给不相等时的增长状态。哈罗德认为,不均衡增长状态是经济增长的常态,因为由合意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产出率所决定的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往往不相符,这就不能满足均衡增长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