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钦州地区壮族教育概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钦州地区壮族教育概述

钦州地区壮族教育概述

钦州地区位于广西南部,居住着壮、汉、瑶、京等民族,其中壮族有572905人(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多沿十万大山谷地而聚居。北麓,是壮族居县——上思县;东麓(今钦州市西北部),1958年曾成立有“广东省钦北壮族自治县”,下辖12个乡镇;南麓,是防城各族自治县,壮族是该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唐朝在岭南推行科举制度,钦州才学业兴。先后办有官学、私塾等,皆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灌输忠君、尊孔思想。不少文人迈入仕途,钦江(今钦州市)宁悌愿是广西第一个进士,于武则天朝登第,还有唐进士姜公辅官至谏议大夫。至戊戌变法前,十万大山东、北麓(上思、钦北一带)壮族聚居区,亦先后办有社学5所,学宫1所,书院6所。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民国38年(1949年),先后办有私塾283所,学生约6607人,教师约412人。明清时期,上思壮族考中武进士2人,文武举38人,贡生183人,其中清武进士韦文蔚,官至山东登州镇林中营中军守备、京都侍卫官。废科举,新学兴,先后筹办小学或中学。到1949年,共办有小学258所,初级中学3所,上思厅师范传习所1间,县立师范讲习所1间,育婴堂和幼稚园各1所,民众学校(成人夜校)38所,学员91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钦州地区教育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兴旺昌盛。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已构成了大教育的框架。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正逐步配套成龙、协调发展。1990年,全地区有钦州师专、电大分校各1所,小学1324所,初级中学141所,完全中学29所,中等师范学校2所,教师进修学校5所,成人中专、技工学校12所,民族干部学校1所,壮族学校3所,办有民族班的中小学6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64所,成人初等学校1190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地区范围内,1990年有壮族在校小学生71157人,中学生10790人,中师生331人,大学生171人,农职中学生约1300人,民族干部学校学生110人(占该校学生总数的90%)。还有壮族小学教职工3058人,中学教职工1079人,中师教职工28人,高等院校教职工49人。广大壮族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壮乡、振兴壮乡的有用人才。1990年,全地区有173名壮族学生考上大学,平均每10万壮族人口有30名考上大学(全地区平均每10万人中有25.3名考上大学),壮族的教育事业,已赶上当地兄弟民族的发展水平。

☚ 柳州地区壮族教育概述   南宁市壮族教育概述 ☛
000020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