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稷下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稷下学

稷下,古地名,战国时齐都临淄 (今山东淄博) 稷门 (西边南首门),为当时各学派荟集的中心。齐国主张学术思想的自由,可以任意发表各种意见,包括对政治的批评。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都曾在这里扩建学宫,招揽天下文学游说之士,最盛时达几千人。著名的有邹衍、淳于髡、田骈、慎到、宋鈃、尹文、鲁仲连、荀况等七十六人。并赐给他们上大夫官位,不负责任何事情而专门讨论学术。稷下学遂盛名于时。稷下学宫的设置对促进百家争鸣、繁荣思想学术起了很大作用。参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稷下学

稷下学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所纳各种学术流派及其学术活动的概称。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之时,历经威、宣、湣、襄四代,几度兴衰,至齐王建亡国之时乃告终结。学术流派有道、法、儒、墨、形名、阴阳等,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如孟轲、邹衍、淳于髡、田骈、慎到、接予、环渊、宋钘、尹文、兒说、田巴等,均为稷下学者,晚期儒学大师荀卿,曾游稷下三为祭酒。稷下学风,自由、开放,既兼容多种学派,又可任其自由辩论,如田巴,“服狙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史记·鲁仲连传》裴注)学者们可著书立说以干世主,而能否见用则取决于国君们的需要。学宫中道家黄老学派。名、法学派比较受欢迎,长时期居于主导地位,而儒、墨学者,多是受到一般的礼遇而已。各学派自由论辩,相互渗透、融合,进而趋于统一,成为稷下之学的重要特色。

☚ 墨辩   稷下名辩思潮 ☛
000008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