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稷山马村段氏墓群宋金杂剧砖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稷山马村段氏墓群宋金杂剧砖雕

稷山马村段氏墓群宋金杂剧砖雕

宋金戏曲文物。1973年至1979年出土于山西稷山马村段氏家族墓群中。该墓群共有砖墓十四座,已发掘九座,其中一、二、三、四、五、八号墓中发现六组杂剧砖雕。据出土文物及墓群排列断定,墓群的年代约为北宋末年至金代中叶。一号墓杂剧砖雕中共浮雕十一人,其中五个在发掘时被打碎,现只存伴奏乐队六人,男性五人,女性一人,所用乐器有杖鼓二、笛一、觱篥一、大鼓一、拍板一。二号墓雕杂剧演员四人,正在作场。自左至右,第一人软巾诨裹,衲袍,束布带,左手举一长木竿,竿头垂一椭圆形物,上有菱形花纹;第二人官扮,双手指右下方,与右面二人对白;第三人戴幞头,着圆领窄袖长袍,右手执长木杖靠于肩头;第四人亦官扮,左手执笏,右手前指作表演状。三号墓排列模制杂剧角色五人。第一人戴无脚幞头,长袍束带,右手提袍之前襟,为女性演员所扮;第二人戴幞头,穿长袍,双手执一短木棒,下颌胡须呈三角形,明显为化妆所致;第三人戴幞头,着长袍,双手执羽扇置胸前;第四人戴幞头穿长袍,为女性演员所扮;第五人戴幞头,长袍,手秉笏。四号墓雕九人,模制而成。前排演员四人,后排伴奏乐队五人。演员中第一人幞头,左衽衫,腰束带,衣袖卷至肘,双手握于胸前,为女性演员所扮;第二人扁鼻短脖,软帽,左衽短衫,扎布带,胸腹袒露,合手作揖;第三人身体曲线明显,幞头诨裹,穿圆领窄袖袍,腰带打结于前,为女性演员所扮;第四人幞头两侧均有孔,展脚已朽落,圆领宽袖长袍,双手合于胸前,中有扁孔,原当执笏。后排伴奏者中,第一人面目丑陋,嘴极大,圆脚幞头,裸胸,双手执桴正击大鼓;第二人身材瘦小,戴幞头,腰系杖鼓作击打状;第三人展脚幞头,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执笛正吹奏;第四人无脚幞头,圆领宽袖长袍,双手持拍板击节;第五人戴圆脚幞头,穿宽袖长袍,腰束带,吹觱篥。五号墓雕八人,前排演员四人:第一人戴展脚幞头,穿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第二人戴幞头诨裹,短袄长裤,腰系带,右手执一木杖,举于胸前;第 三人软巾诨裹,脑后插花,穿短褐,腰束布巾,打结于前,左臂高抬;第四人幞头诨裹,脑后插花,左衽衫,右手置口中吹口哨,侧身而立。后排乐队四人坐于乐床上,皆戴黑漆圆顶幞头,穿宽袖袍。第一人未见执乐器,其他三人一执拍板,一吹觱篥,一吹笛。第一位演员左前有两物似酒坛,为演出中所用砌末。八号墓排列模制杂剧演员五人。第一人幞头长袍,左手提袍襟;第二人幞头诨裹,圆领长袍,双手插于袖管,怀抱一大木板;第三人面目怪异,眼、嘴涂红色,圆脚幞头,衲袍,腰扎布带,仰头向右,双手左向作揖;第四人面庞圆润而身材瘦小,展脚幞头,长袍束带,双手合于胸前,为女性演员所扮;第五人女性,头梳大髻,左衽襦,长裙。这六组砖雕为研究宋金杂剧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形象材料。其主要值得注意之处为宋金杂剧除固定的演员角色外,还有完备成熟的乐队,所用乐器笛、觱篥、大鼓、拍板,与元代北杂剧伴奏乐器相同。且其中四号墓乐队五人均戴幞头,而有无脚、圆脚、展脚之分;同穿宽袖袍,衣袖宽窄又有别。这说明他们并非专职伴奏者,而具有伴奏者与演员的双重身份,在剧情需要时,可参加表演。又如演员角色众多,有些角色已无法简单地按“末泥”、“引戏”等角色认定,可见戏剧表现生活面更加宽泛,原有的行当已被打破。特别是女性演员和女性角色的普遍存在必将大大拓展戏剧题材,增加表演效果。

☚ ">焦作邹   稷山苗圃金墓杂剧砖雕 ☛
00008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