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鸣漏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鸣漏尽漏: 滴漏,古代计时器。钟已鸣,漏已尽,本指深夜。亦比喻人已到暮年。语出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志·田豫传》中亦见此语。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先后任护乌丸校尉、护匈奴中郎将、并州(今太原地区)刺史、太中大夫等职。田豫勇而有谋,常以奇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在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中很有名声。 田豫看到魏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因年岁已大,无能为力,便几次给太傅司马懿写信,要求辞官。但司马懿认为他尚且健壮,没有同意他的要求。田豫只好再次写信恳求。他在信中说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意思是说: 我已年过七十,您却仍然不同意我辞官,这就好比深夜还要赶路不止,实在是难为人啊!司马懿无法,只好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当了个只拿俸禄、不管实事的闲官。 现在“钟鸣漏尽”一般用来比喻年已迟暮。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钟鸣漏尽 【出处】: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志·田豫传》:“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故事】:三国时魏国有个渔阳(今河北密云县)人叫田豫,他应征作了卫尉小官,掌管门卫工作。他因为年老力弱,多次请求朝庭免了他的差使,可太傅司马宣王高高在上,一直以为田豫还是个壮汉,因此不予批准。田豫没法,只得再次上书据实告诉司马懿:“我年逾古稀,七十多岁了,现在还执掌门卫,这就象计时的漏刻将要尽,报时的钟声已响过;又象夜晚赶长路,实在无能为力了。”经过这一回的叙说,总算被同意了。 【意思】:晨钟敲响了,滴漏将尽了。漏,古时计时器,以铜壶盛水,底部留小孔,壶中立箭头,上刻度数,壶水不断漏滴,箭上刻度以次显露。亦名漏刻、漏壶。比喻到了暮年,不中用了。亦作“漏尽钟鸣”。 【古例】: 北齐·魏收 《魏书·游明根传》:“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直到漏尽钟鸣, 方始酒阑人散。”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钟鸣漏尽 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钟已敲响,漏壶的水已滴完。本指深夜。比喻人已到了老年,寿命不长。《隋唐演义》五四回:“况又有个才字横于胸中,即使真正~,遇着老和尚当头棒喝,他亦不肯心死。” 〔出处〕汉·崔寔《论政》:“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 〔变式〕漏尽钟鸣 〔近义〕风烛残年 日薄西山
钟鸣漏尽zhōngmíng-lòujìn漏: 滴漏,古代计时器。钟已鸣,漏已尽,本指深夜。亦比喻人已到暮年。语出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志·田豫传》中亦见此语。 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指深夜。喻年届迟暮。语见 《文选》二八南朝宋鲍照《放歌行》李善注引汉崔寔《政论》:“永宁诏: 钟鸣漏尽,洛阳城中有不得行者。”《三国志·魏书·田豫传》:“豫书答曰: ‘年过七十而以居住,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钟鸣漏尽zhōng míng lòu jìn见“漏尽钟鸣”。 晚年 晚年晚(晚岁;晚路;晚叶;晚来;晚途;衰晚) 季年 末岁 末年 末迹 末途 末景 末路 末塗 余日 余生 余年 余辰 余命 余龄 余齿 余华 余活 故年 绪年 凋年 残年 暮年 暮岁 暮龄 暮途 暮节 岁暮 迟暮 衰暮 冥暮 穷暮 薄暮 薄莫 迈景 榆景 岁晏 晏岁 垂榆 桑榆(桑榆年;桑榆之年) 收榆徂生 夕阳 西夕 夕照 归期 归轸 西汜 残杪 浮荄 愒阴 颓光 衰鬓 日暮之年 ☚ 老年 一生 ☛ 夜间 夜间夜(夜里;夜来;夜头) 宵(宵漏) 星 暮(暮夜;暮更) 晦 夕(宿夕) 宿昔 一日之冬 ☚ 夜间 计算夜 ☛ 钟鸣漏尽 钟鸣漏尽我国古代关于寿命观的一种常用成语。钟鸣指凌晨的钟声已经敲响;漏指古代计时用的一种漏壶。漏壶用铜制成,分播水壶、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分2~4层,上有小孔,可以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内,受水壶中有立箭,箭上划分100刻,箭随蓄水而逐渐上升,露出刻数,用以表示时间(也有不用水而用沙的)。漏尽即指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完。用来比喻人到晚年,寿命已不长。源于《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并州刺史田豫,因年迈体衰,数次要求告老还乡,司马宣王(司马懿)劝他再就高位而加以挽留。田豫回书答道:“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唐代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太子疏》:“陛下何故日夜积忧,不知钟鸣漏尽。”也比喻人到了衰老之年。 ☚ 老则虑 阴平阳秘 ☛ 钟鸣漏尽zhōng míng lòu jìnin one′s declining years;near one′s end; will not have too many days to live 钟鸣漏尽zhōnɡ mínɡ lòu jìn漏:滴漏。暮钟敲响,漏壶的水已经滴完。比喻人已到了暮年。be in one’s declining years, near one’s end 钟鸣漏尽zhōng míng lòu jìn【解义】漏:滴漏,古代计时器。钟已鸣,漏已尽。指深夜。亦比喻残年。 钟鸣漏尽《辞源》源云:《文选·南朝·宋·鲍明远(照)〈放歌行〉〈注〉引汉·崔元始(寔)〈政论〉》“永宁诏: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志·田豫传》:“豫书答:‘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若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钟鸣漏尽zhōng míng lòu jìn晨钟已响,漏壶的水将滴尽。形容清晨。又比喻桑榆晚年,人寿将终。“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魏书·游明振传》:“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隋书·柳或传》:“和平子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钟鸣漏尽zhōnɡ mínɡ lòu jìn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钟已敲响,漏壶的水已滴完。本指深夜。比喻人已到了老年,寿命不长。《隋唐演义》五四回:“况又有个才字横于胸中,即使真正~,遇着老和尚当头棒喝,他亦不肯心死。” 钟鸣漏尽zhōngmíng-lòujìn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暮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已经滴完。指已经到了深夜。也以比喻人已到了晚年,余岁无几。 钟鸣漏尽zhōnɡ mínɡ lòu jìn晚钟已经敲响,漏壶也已滴尽。 JKS5【钟鸣漏尽】zhōng míng lòu jìn晨钟已响,滴漏将尽。本指拂晓。也比喻人已暮年,寿命不长了。漏:滴漏,古代以漏壶滴水计时。尽:完。 钟鸣漏尽zhōngmíng-lòujìn〔并列〕 晨钟已响,夜漏将尽。指拂晓。也比喻人到暮年。语出汉·崔寔《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清·钱谦益《玉川子歌》:“争名夺利死不休,~行未已。” 钟鸣漏尽;年老力衰 钟鸣漏尽;年老力衰zhōng míng lòu jìn;nián lǎo lì shuāi【上】漏:古代的计时器滴漏。晨钟响起,漏壶的水已经滴尽。指深夜。比喻人已到了垂暮之年,余日不多了。 ☚ 形如槁木;命若悬丝 (四)心态神情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