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作家用冷静的眼光看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无情地暴露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丑恶与黑暗,对压迫者、剥削者的贪婪、自私、凶狠、狡诈、虚伪、腐化,都做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在艺术上,他们着力反映现实,塑造了大量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事件和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貌;但是在批判时往往未找出其罪恶产生的根源,而宣扬改良主义和悲观主义。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在我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开始介绍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并对作家的创作发生深刻的影响。 ☚ 浪漫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文学艺术领域中,取代浪漫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巩固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激化和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性日趋消亡的反映。丑恶的社会现实宣布了启蒙主义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王国”的破灭,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抽象的抗议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于是文学家们试图寻找新的方法探讨社会出路。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影响作家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剖析社会,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形成了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为其特征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是对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要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本来面目,从当代现实生活取材,形象地描绘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各阶层的生活风尚,特别注重细节的真实。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声称他写《人间喜剧》的目的是写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史; 他“用编年史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恩格斯语)。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具有史诗性的规模。高尔基说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觉地如实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现出作家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永久长存”的幻想的怀疑。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创作追求“无情的真实”。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外套》通过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来控诉资本主义社会。“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具体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及事件的本质特征,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形象。他们的笔触还伸到了工人和劳动群众中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刻画人物方面除运用具体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外,还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核心是人道主义。他们的作品在表现正面理想上是软弱无力的,他们批判、揭露的目的不是推翻资本主义,而是宣扬抽象的人类之爱和改良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揭开了人类艺术发展史上新的一章,对以后的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超验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pipan xianshi zhuyi19世纪欧洲产生的一种以批判、暴露社会黑暗为准则的创作方法。它是欧洲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批判现实主义有如下特点: ❶广泛、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丑恶现象。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道德、婚姻、法律、新闻、文艺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空前激烈、深刻地批判与揭露,塑造了一大批资产阶级暴发户、财迷心窍的商人、高利贷者、没落贵族等类形象。为人们提供了资本主义罪恶的发展历史。 ❷批判现实主义描写了大量资本主义社会下层的“小人物”,通过他们悲惨遭遇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善良品质。例如在狄更斯的笔下就满怀同情地刻画了一大批善良的下层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悲惨处境。这样,批判现实主义就大大扩大了文学反映生活的领域。 ❸批判现实主义除了在细节上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外,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中深刻展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战胜腐朽贵族阶级的历史状况,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深刻揭露了沙皇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面镜子”。但是,批判现实主义毕竟是资产阶级文学范围的创作方法,它还缺少先进的革命思想的正确指导,因此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它不能指出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悲观主义倾向。 ☚ 自然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批判现实主义指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欧美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艺术上的反映。哲学上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论、黑格尔辩证法和孔德实证主义影响,坚持人道主义态度,奉行文艺反映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强调冷静、客观地描写生活,注意细节的真实,在一些优秀作品中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契诃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代表画家有库贝尔、门采尔、列宾等。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后期浪漫主义在欧洲兴起的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那时正是资产阶级上升时候,金钱垄断一切,一些作家置身在矛盾重重的社会里,致力于揭示资产者带来的新秩序或封建社会的旧生活,鞭笞丑恶黑暗的社会现状,探求摆脱各种弊病的药方。这种新的创作倾向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后来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欧洲19世纪前半叶的哲学和科学思潮,如黑格尔的辨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孔德的实证主义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实验科学的流行、空想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19世纪30年代起到60年代,最早形成于法国。斯丹达尔的美学论集 《拉辛和莎士比亚》 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文献,小说 《红与黑》 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巴尔扎克由90多部作品构成的 《人间喜剧》 是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风俗史,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恩格斯称之为 “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之一”。英国狄更斯和萨克雷斯接踵而起,他们的创作在19世纪40—50年代达到高峰。他们的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世态,往往带着感伤的色彩。德国的海涅则把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君主专制和封建割据。普希金的创作完成了俄罗斯文学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第一次塑造了 “多余的人” 和 “小人物” 的形象。19世纪40年代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 进一步加强了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的力量。50—60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赫尔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以其题材广泛、揭露和批判的深度及强度,在欧洲文学中产生重大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后期从60—70年代起到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步人衰落的时期。法国乃是批判现实主义影响最大的国家。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揭露了法国社会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的黑暗和腐朽。罗曼·罗兰刻画了个人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和精神探索。福楼拜的精心制作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加深了艺术感染力量,但是他后来越来越陷入客观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的泥潭,他的影响对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哈代和肖伯纳是英国主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们或以社会心理小说或以社会讽刺戏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批判。高尔斯华绥 (1867—1933) 在现代主义盛行的时候,仍一丝不苟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人情风尚。德国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兄弟是德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德国自由资产阶级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过程,辛辣地讽刺了大资产阶级及其帮凶的贪婪与无耻,但是他们对资产阶级的没落寄予 “世界末日” 的惋惜之情,作品浓厚地沾染了悲观主义情绪。在北欧,以易卜生的戏剧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都大放异彩。易卜生的问题剧尖锐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主自由的虚伪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损人利己的市侩主义,将思想性和戏剧性高度结合。 19世纪70—80年代,西欧现实主义批判力量已趋削弱,自然主义亦崭露头角,但是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都仍在发展和深入。托尔斯泰这一面 “俄国革命的镜子” 在他的后期作品中表现了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列宁语),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俄国农民群众的革命情绪。契诃夫和柯罗连科的创作表现了俄国平民阶层要求社会变革的愿望,和他们对美好 “新生活” 的追求。他们在思想艺术方面的探索和革新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国左翼文学 ☛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上半叶欧洲文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这一术语是苏联的高尔基在193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叫做资产阶级浪子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对现实采取冷静观察、无情批判的态度,赤裸裸地暴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生动描绘贵族阶级的腐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与阴暗面,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丰富了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技巧,达到19世纪文艺的高峰,具有进步意义。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里、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代表画家有德国的门采尔、俄国的列宾等。 ☚ 苏州评话 抗战文艺 ☛ 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
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