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批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批准;同意pīzhǔn tónɡyì

【同】 都是动词;都有赞同、允许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都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都能作带宾谓语;都不能重叠。
【异】 “批准”侧重指上级同意下级的意见,准许下级的行动、做法、计划安排;表达形式是书面的;有庄重色彩;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上级~了我们的拓展计划。“同意”侧重指对别人的意见、观点、做法表示赞同,对别人的要求表示答应;形式多为口头形式,也可用书面形式,不具有庄重色彩;多用于平辈之间,也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适用范围较广;可受程度副词修饰。[例]我~你的观点。-他~为我找点复习资料。
【反义】 批准—驳回 否决/ 同意—反对 拒绝

批准pīzhǔn

表示同意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
【反】否决 驳回
★批卷 批条 批注
★成批 大批

批准pīzhǔn

〈动〉上级对下级的意见、请求等表示准许:领导批准│获得批准│批准生产。
【同义】同意│许可│准许。
【反义】查禁│禁止│取缔。

批准

(反)申请

批准pī zhǔn

批示决定性意见:察院便批,张华所欠贾宅之银,令其限内按数交还;其所定之亲,仍令其有力时娶回。 又传了他父亲来当堂~。(六九·1679)

驳回、回绝;建议、请求;批准、受理

○驳回bó huí

(动)不采纳(建议);不允许(请求):他的申辩被~|~他的请求。

○回绝huí jué

(动)答复对方,表示拒绝:因为有种种不便,我~了他|这是对方的好意,岂能~|~了他的不合理要求。

●建议jiàn yì

(动)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星期天我~出去游玩|老师~我们读这本书。

●请求qǐng qiú

(动)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他~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援助。

○批准pī zhǔn

(动)上级对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表示同意:~这项世纪大工程|领导未予~|~他休假一星期。

○受理shòu lǐ

(动)法院接受案件,进行审理:法院已经~此案|法院虽然~了,但尚未判决。

批准←→申请pī zhǔn ← → shēn qǐng

批准:上级对下级的建议、意见、请求等表示同意。
申请: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
【例】 我们乡里报名应征的,一共被批准了九个人,九个人里有两个团员,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是崔福来。(方之:《在泉边》) 我曾经有几次下定决心申请回国,将青春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但是由于父母年老多病,缺人照顾,才将我劝阻下来。(童恩正: 《珊瑚岛上的死光》)

批准

批准pī zhǔn

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请求表示准许。〔例〕我们的想法得到了主管部的~。

☚ 批注   批转 ☛
批准

批准

详允 批允
批准休假:准假 给假 批假
 准予告假:赐告
裁决批准:裁准 裁许 裁可
审查批准:审批
审核批准:核准
 审批核准公文:覆本
 审议核准:议准
复核批准:覆准
奏请皇帝批准:题准
特别批准:特批
(对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等表示同意:批准)

☚ 赞成   允许 ☛

批准ratification

一国据以在国际上确定其同意受条约拘束的行为。批准曾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种是国内或宪法意义,指一国的代表机关依据宪法对条约表示认可的行为。例如,美国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表决认可。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批准条约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一种是国际或国际法意义。在国际法上,批准是指一个代表国家的机关,往往是国家元首,对条约表示同意受拘束的行为。严格说来,国内或宪法意义的批准不能称为批准,而只是对批准的认可或决定,其本身在国际上不发生效力。但是,根据国家宪法的规定,批准、即国际意义的批准,往往需要经过国家的代表机关认可或决定的国内程序。未经过宪法规定的必要程序而批准的条约可能构成违宪条约(参见〔违宪条约〕)。批准一般是条约经过签署后使条约发生拘束力的程序。这种程序的存在是因为国家有关机关需要在条约签署后有一段时间对条约约文加以进一步全面的考虑,特别是在国家宪法规定条约须经代表机关认可或决定的情形。但是,批准不是国家受条约拘束的必要程序。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4条第1项规定,“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国承受条约拘束之同意,以批准表示之:(甲)条约规定以批准方式表示同意;(乙)另经确定谈判国协议需要批准;(丙)该国代表已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署;或(丁)该国对条约作须经批准之签署之意思可见诸其代表所奉之全权证书,或已于谈判时有此表示。”因此,没有这些情形,条约就不需要批准。按照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7条的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的条约和重要协定是:“(一)友好合作条约,和平条约等政治性条约;(二)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的条约、协定;(三)有关司法协助、引渡的条约、协定;(四)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协定:(五)缔约各方议定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六)其他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予以批准。”国家对于条约有自由斟酌是否予以批准的权利,而并无批准的义务。批准也并无一定的期限,如果条约没有明文规定,国家可以依其认为适宜的时期予以批准,但是如果在合理期内不予批准,可以视为批准的拒绝。批准可以附有条件,但是,如果条件未为他方所接受,条约就不能成立。批准这一词语有时有将批准书的交换或交存包括在内的意思,但在实际上批准书的交换或交存是另一个程序,确实一国承受条约拘束的意思。见〔批准书的交换〕,〔批准书的交存〕。

批准

国家有权机关对经签署、约文已确定的条约依本国宪法给予认可、作出批准书并通知缔约他方的程序。批准条约表明该国最终同意受该条约之约束,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须经批准的条约: (1) 条约中有批准条款; (2) 以其他方法证明缔约国曾就批准必要性订有协议; (3) 缔约国代表的签署附有批准的条件; (4)缔约国代表的全权证书载明其签署以批准为条件。

批准

批准

上级宣传机关或组织对下级宣传机关或组织所提出的要求或申请予以同意时采取的行为。这是行政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亦称“认可”、“核准”,一般应以正式文件下达。

☚ 批转   批准权 ☛

批准

ratification


批准

ratification


批准

approval


批准

approval;approving;ratifying;sanctioning

批准

ratify;approve;sanction; ok (or okay)
《中导条约》及时得到~,使里根能在莫斯科首脑会议时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互换了~书。The INF Treaty was approved in time for President Reagan to exchange the ratification papers with Soviet leader Gorbachev at the Moscow summit meeting./条约递交参议院~。The treaty was presented to the Senate for ratification./不允许无视在~时对条约含义的理解。It is not permitted to disregard understanding of a treaty’s meaning at the time of ratification./阻挠~ block ratification/条约的~ratification of treaty/议会~向…派兵Parliament oked (or okayed)sending troops to…/~报告approve a report/~条约(公约)ratify a treaty(convention)/~通知书notification of approval/~文号registered number of approval;license number/~要求grant a request/~手续ratification process/~国ratifying state/~等于命令ratihabitio mandato aequiparatur[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