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qūn退讓,退卻。見下。 逡读音q·ün(-),为ü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七伦切,平,谆韵。 ❶退,逃。《汉书》:“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 ❷[逡巡]有顾虑而徘徊。 上一条: 㕙 下一条: 囷 逡qūn复,往来。例:朋友之间要来~去~,礼尚往来么! 《说文》:“逡,复也。”徐灏注笺:“复,训往来。”
逡索suǒ流淌。例:从头上抹~了一把汗。 ❍ 身上 ~汗了。 ❍ 热得身上衣服 (chān)~~地湿。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十二:“额上的汗,大点大点地直朝脸庞逡到颈子。” 逡{}四5240①量指月球运行的度次。古方言。《方言》第十二:「日运为躔,月运为~。」清钱绎笺疏:「按:古今之言历者大率皆以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每日行一度,故一岁乃行一周天。月每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一月则行一周天…又按:『躔』与『逡』对文则异,散文则通。」②动溜。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四川方言朗诵诗・阿Q正传》:「逼得癞子~进城。」③动纠缠不清。中原官话。甘肃南部。李恭《陇右方言发微・释言》:「陇南谓缠绕不解曰~。」④形准确;清楚。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这个事我弄~了。⑤副确实。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夜来他~去来昨天他确实去了。   逡qun[逡巡]犹豫,欲行又止的样子。《庄子·让王》:“子贡~~而有愧色。”(子贡:人名。)白居易《重赋》诗:“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里胥:乡间小吏。迫:催逼。) 逡qūn〈文〉往来;退让 △ ~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逡退让;退。 ○~巡((一)因顾虑而徘徊不。(二)顷刻)︱~巡不前。 逡qūn退让,退避:逡出屋外。 逡逡qūn逡疾也。《禮記·大傳》: “遂率天下諸侯,執豆籩,逡奔走。”鄭玄注:“逡,疾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逡,息俊反,注同。”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兔科 > 狡兔 > 逡 逡 jùn 逡qūn退让。《汉书·公孙弘传》:“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 逡*qunE5D2 ❶〈文〉退让: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汉书》)。 ❷[逡巡]qunxun〈文〉1.徘徊不前;迟疑不决:~不进/目光~。2.(时间)短暂,顷刻:命在~/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即隔年(陆游诗)。 躲避的方式 躲避的方式设法躲避:规避 窥避 托身规避:托避 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躲避:谂 避闪 躲闪 闪避 闪躲 畏惧闪避:畏闪 后退躲避:屏 引(引退;引身;引避) 逡(逡遁) 辟 退避 退让 退托退舍 退度 退恕 避退 避舍 逊遁 逊避 降避 敛避 辟易 避易 托辞退避:辞避 退缩,退避:逡缩 制造借口躲避:诡避 隐藏躲避:隐避 逃避,躲避:避头 逃走躲避:走匿 迁移躲避:迁避 ☚ 躲避 躲开 ☛
退让 退让让(躲让;让一让) 退(退托;退逊;退避) 逡(逡遁) 逊(逊避)攘 拟 避路 退让和回避:退避 退让回避,以避免冲突:退三舍 避三舍避君三舍 避军三舍 退避三舍 退徙三舍 退避,退让:逡遁 宽容退让:饶让 容忍退让:忍让 容让 宽让 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骫曲 委曲求全 委曲周全 委曲存全 委曲成全 屈身守分 苟且偷生,委曲求全:苟容曲从 迁就忍让的样子:哼哼哈哈 谦逊退让:降抑 谦挹 推辞退让:推谢 约束,退让:贬退 逡巡,退让:蹲循 软弱退让:松气
另见:退怯 退缩 ☚ 让步 积极行为 ☛ 逡qūn[书] Ⅰ (退让; 退避) withdraw; move backward; yield Ⅱ (急速) very fast 另见 see also xùn。 ◆逡巡 [书]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hang back; 逡巡不前 be reluctant to move ahead; hang back;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逡xùn (用于地名) a word used in a place name: ~ 道 Xundao (an ancient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另见 see also qūn。 △逡qūn10画 辶部 (1) 〈书〉 退。 (2) 【逡巡】 有所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不前。 逡 ☚ 違 達 ☛ 00000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