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阴阳对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阴阳对转

现在一般指阴声韵和相配的阳声韵的相互转变。 也指 “对转”, 参见 “对转”。

阴阳对转

阴阳对转

在收[Ø]、[k]、[ŋ]尾,[i]、[t]、[n]尾,[p]、[m]尾三大类韵部中,同类韵部,元音相同,可以互相转化,即阴声韵转变为阳声韵;阳声韵转变为阴声韵;入声韵转变为阴声韵或阳声韵;阴声韵或阳声韵转变为入声韵。音韵学家把阴声、入声韵跟阳声韵互相转化叫做“阴阳对转”。因为清代学者通常把入声韵归入阴声韵一类,所以不另立“阴入对转”或“阳入对转”的名称。
“阴阳对转”的现象表现在四个方面:
❶谐声上。同一谐声偏傍的字可以分别属于阴、阳、入三个不同的韵部。如从“疑”得声的字,“礙”在阴声之部,念[ŋǐə],“凝”在阳声蒸部,念[ŋǐəŋ],“嶷”在入声职部,念[ŋǐək]。
❷《诗经》用韵上,同类阴声、阳声或入声韵部的字可以在一起押韵。如《诗·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差”[ts‘eai]、“原”[ŋǐwan]、“麻”[meai]、“娑”[sai]押韵,“差”“麻”“娑”在歌部,“原”在寒部。
❸在一字两读上。如“螟螣蟊贼”的“螣”古音在职部,念[dək],“螣蛇”的“螣”在蒸部,念[dəŋ]。
❹在同源词上,阴声字和入声字往往同源。如“报”[pu]、“复”[biuk]在“报告”“报复”的意义上两字同源,幽觉对转。《广雅·释言》:“报,复也。”《左传·定公四年》:“我必复楚。”杜注:“复,报也。”
戴震分古韵为九类二十五部,已开“阴阳对转”的先河。孔广森说:“此九部者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正式提出了“阴阳对转”的理论。

☚ 古同声必同部   旁转 ☛

阴阳对转

指汉语语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韵腹不变的条件下,同一发音部位的阴、阳、入三种韵尾的互相转化。例如得声偏旁相同的“礙、凝、嶷”三字,造字时代的韵母相同。但在《诗经》里, “礙”在阴声韵之部; “凝”在阳声韵蒸部,加了〔-η〕韵尾;“嶷”在入声韵职部,加了韵尾〔-k〕。三者之间是之、蒸职三部的阴阳对转。又如“耐”与“能”上古通用,“陟”与“登”同义,前者是之、蒸对转,后者是职、蒸对转。阴阳对转是清人孔广森发现的,他的上古韵母分类没有分出独立的入声韵类,只将所分的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一一对应,故名阴阳对转。其实,语音系统里的实际情况是阴、阳、入三种韵母的互相对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