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身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身毒

中国汉、唐朝史籍对印度的译称。参见“印度”。

身毒

我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史记·大宛列传》:“~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大夏:古国名。)
另见561页shēn。

外国

外国

外(外域) 番(番邦;番地;外番) 边国 异国 异域 异邦 异地 异乡 异族 异方 海邦 海表 洋邦 殊域
远方,异域:殊方
外国的:洋(~人;西~;东~;外~)
中东国家:天方(~夜潭)
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泰东
印度:竺(竺国;竺干;干竺;天竺) 梵方 梵表 西天(~取经) 天督 身毒 贤豆 西宇 西番 佛国 香城 香国 婆罗门
有关古代印度的:梵(~文;~语)
日本:和(~服;~文) 日(~语;~元) 扶桑 东瀛 东洋
朝鲜:高丽
朝鲜、日本等东方诸国:隅夷
蒙古:
欧美各国:西(泰西)
欧洲封建时代的诸侯国家:公国
美国:美(~籍;~元)
英国:英(~语;~尺)
(本国以外的国家:外国)

另见:国家 世界各地

☚ 中国   各种状态的国家 ☛
身毒

177.身2毒(p3011.2)

释文作:古印度的音译。《史记·一二三·大宛传》: “大夏……,其东南有身毒国。” 《集解》引徐广: “身, 或作 ‘乾’ , 又作‘讫’。” 《索隐》: “身, 音乾, 毒音笃。孟康云: ‘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 ”又《史记·一一六·西南夷传》 “身毒国”《索隐》: “身音捐。”
按: “身”字注音失据; “身毒”条注音混乱,失于抉择,令人莫衷一是,又与“身”字音项之二所注矛盾。兹分述之:
一、“身”字头音项之二,只注拼音yan、|ㄢ, 而无反切音读。考《康熙字典》于身字注音有三:
❶《广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并音申(shen--侠补注,下同)。
❷又《史记·西南夷传》 “身毒国”注:《索隐》曰:“身音捐”。(juan)
❸又《韵补》:叶尸连切(shan)。所注三个音项皆有所据, 并无yan音,可证《辞源》所注yan音无来历,不知所据。
二、“身2毒”条于《大宛传》南朝宋·裴骃所作《集解》引徐广所谓“身,或作 ‘乾’, 又作‘讫’”。前者属异文,后者为形近相讹而误作异文,皆非注音;而唐·司马贞《索隐》却据以推导而下断语: “身音乾。”则出现新的分歧;乾, 《康熙字典》注音有四:
❶《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渠焉切,音虔(qian)。
❷《唐韵》:古寒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寒切,并音干(gan)。
❸《韵补》: 叶渠巾切, 音勤(qin)。
❹又叶经天切, 音坚(jian)。则乾字既有四音(或取前三读音,第四音读既无反切, 又系宋人叶韵说,可不计),读者如何取舍?此其一。而四音切皆无yan音读,则与身字头所注yan音龃龉。而本条后项书证于《史记·西南夷传》“身毒国”《索隐》注为: “身音捐。”亦非yan音,又与身字头之读音不一。况且, 本条前后两引《史记》书证,即有二音:乾、捐(严格说应有五个音读),罗列资料, 缺乏取舍, 既与身字头注音yan不合,又令读者莫衷一是。
要之,身字头当补注“捐”音juan,而身2毒条书证只取《史记·西南夷传》,而删除《大宛传》书证,则诸弊可免。

☚ 身   车水马龙 ☛
身毒

身毒

古印度的别译,原音Sindhu,因印度河得名,后来又扩称南亚次大陆。见于《史记》、《汉书》。身毒,或译贤豆,正音印度、又称天竺或婆罗门。

☚ 国内外交往   天竺 ☛

身毒Yuan—

见“天竺”。

身毒

参见“天竺”。

身毒

指古代的印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