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齿状突骨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齿状突骨折 该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常因颈部在屈曲位时受外力损伤导致齿状突骨折,并使骨折块连同环椎一起向前移位,避免了脊髓受损伤。 【病因病理】 多因颈部在过度屈曲位时受外力冲击所致,常见病因是车祸。临床上分三种类型:(1)齿状突尖部斜行骨折:外伤后在翼状韧带牵拉下,引起该部位斜行撕脱骨折,骨折一般较稳定,预后良好;(2)齿状突体部骨折,多因颈部屈曲损伤时,齿状突在对抗强大的环椎横韧带的冲击力时产生的骨折。此型骨折不稳定易产生移位;(3)齿状突基底骨折:此型最常见,若骨折延伸达枢椎椎体,由于骨折块较大松质骨较多故预后较好。 【诊断】 (一)症状 1.外伤史。 2.颈枕部疼痛,常用双手托住头颈部,头部转动时疼痛明显加重。 3.部分病人在骨折后期因骨折不愈合或骨不连易产生脊髓压迫症状。 (二)体征 1.除局部有压迫,肌紧张,颈椎活动受限外无特殊体征。 2.如有脊髓压迫可产生相应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1)开口位:能清楚显示齿状突各部位的骨折。如伴有齿状突侧向移位,可观察到环枢关节间隙与环椎侧块大小不对称以及齿状突与侧块的间距不对称;(2)侧位片:可见齿状突上的骨折线及骨折块前、后移位情况;(3)矢状位断层片:对上述两片仍不能明确诊断或昏迷病人不能行开口位片时可拍此片来明确诊断。 2.颈椎MRI:明确骨折及脊髓是否受压。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颈胸支架或头-颈-胸石膏固定,适用于齿状突尖部斜形骨折,齿状突体部或基底部骨折无移位者,时间为3个月。 2.颌枕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适用于有移位的体部及基底部骨折,牵引过程中需拍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牵引6~8周后改石膏固定达3个月。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骨折不愈合或有环枢椎不稳定者(可拍颈椎前曲后伸位片明确诊断)手术方法为环枢椎植骨融合+钢丝内固定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