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贝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贝洛(1871—1937)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原名宗洛,字慕伊,号侣英。贝赋琴子,贝琪父。清附贡。江苏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执业律师。1918 年被推为苏州北区既济救火社社长。1923 年发起组织城北巿民公社,为首任社长。次年组建苏州商团第十四支部,历任评议员、副部长。1928 年被聘为苏州市一区行政办公处评议,当选吴县律师公会执行委员。1931 年参与发起组建苏州国货商场,为董事。中医承家学,工诗文,嗜昆曲。首批加入禊集曲社,后兼跨道和、壬申曲社,1936 年曾参加嘉兴嘉禾曲会。工唱老外,尤擅《琵琶记·开眼、上路》。 贝洛美国作家。1915年6月10日生于加拿大,9岁随犹太血统的父母移居美国。1933年进芝加哥大学读人类学和社会学。1943年开始,长期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著有小说、剧本、游记、文学评论等。以小说成就突出,1953年因《奥吉·玛琪历险记》成名。1954~1975年间,5部小说:《暗害者》、《雨王汉德逊》、《赫·尔索格》、《萨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6次获得多种文学奖。1976年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贝洛 贝洛1628~1703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一个律师家庭。曾任皇家建筑总监和公共纪念碑铭文起草委员会委员,1671年被选入法兰西学院。贝洛是17世纪法国文坛上的革新派。他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今人不必盲目崇拜古人,当代的文学比古希腊罗马文学更成熟。贝洛少年时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后来他整理和加工了许多民间的童话,1697年以他的小儿子皮埃尔·达芒古的名义,出版了著名童话集 《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包括8篇童话和3首童话诗。著名童话有: 《灰姑娘》、《小红帽》、《小拇指》、《蓝胡子》、《穿靴子的猫》。这些故事有的来自欧洲,也有的来自东方。作品歌颂真善美,抨击邪恶和黑暗。童话意境优美,语言平易,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童话作品影响很大。 《小红帽》插图 《睡美人》插图 ☚ 莫里哀 伏尔泰 ☛ 贝洛 贝洛1915~美国犹太小说家。父母原籍俄国,后经加拿大迁美国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与西北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小说创作。处女作《挂起来的人》 (1944) 以日记体记述了一犹太裔青年应征而尚未入伍时的种种生活与感受,以内心独白形式倾诉了对家庭、社会与人生的怨愤情绪。长篇《奥吉·玛琪历险记》 (1953)、《赫索楮》 (1970)与《洪堡的礼物》(1975)先后获美国文学大奖。1976年“由于其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与对当代文化的精湛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晚期作品尚有长篇《系主任的十二月》。代表作《赫索格》于60~70年代风靡美欧文坛,影响很大。小说写一中年犹太裔历史教授长期信仰西方理性、文明与人道主义思想,著作甚丰,并已取得很高社会地位。但到60年代却深深陷入精神危机与个人生活危机,妻子离异,朋友疏远,同辈视为怪类,他整日愁思苦想,不断给古人、死人、活人写信,抒发积怨,却都不曾寄出。欲刺伤情敌终不忍下手。后因车祸暴露,被拘讯,经兄斡旋始得保释,最后孤独地回到自家乡村老屋。这一现代泰斗不仅反映了犹太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冲突,更一般地表现了现代西方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危机,对革命的恐惧,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倾向。其人物的思想发展历程被人概括为: “从自我怨忿到自我消失”,“从异化感到适应”。由于作者自己的思想充满矛盾,他对社会主义抱有偏见,又对资本主义缺乏信心,因而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困惑,其作品的消极倾向也是明显的。艺术上作品将现实主义与现代手法融合,其意识流清新、明白,对人物性格与活动采取客观表现法,予人以深刻印象,作品带有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 ☚ 威廉斯 红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