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贝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貝母 貝母 bèimǔ 亦稱“空草”、“貝父”、“藥實”、“莔”、“苦華”、“苦菜”、“商草”、“勒母”。百合科植物浙貝母、暗紫貝母、卷葉貝母等的乾燥鱗莖。浙貝母分爲元寳貝和珠貝,前者爲單一的鱗瓣,半圓形,外凸内凹。後者呈不規則的扁球形,略如算盤珠。暗紫貝母鱗莖如豆如珠,故有“珍珠貝”之稱。卷葉貝母鱗莖略呈桃形,大小不一。浙貝母主治外感風邪、痰熱鬱肺之咳嗽,瘡癰腫毒,瘰癧痰核。川貝母主治陰虚肺熱,咳嗽痰少,乳癰初起腫痛。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貝母》:“一名空草。”清·孫星衍等注:“《爾雅》云:‘貝父,藥實也。莔,貝母’。”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貝母》:“一名苦華,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生晉地。” 贝母【同义】总目录 空草贝母瓦垅班黄虻勤母 贝母药名。 川贝母、 浙贝母的简称, 详各条。 贝母 贝母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木丛和高山草地上。每年8、9月份采挖。贝母性微寒、味甘苦、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可同其他食物配合进补身体,属名贵中药材。 ☚ 雪莲花 七十味珍珠 ☛ 贝母 贝母beimuFritillaria thunbergu指浙贝母,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春生夏萎。鳞茎扁球形,由少数肥厚的鳞瓣组成。下部叶宽,对生,上部叶狭并且顶端卷须状,轮生。花钟状下垂,数朵组成总状花序,稀单生,花被片6枚,淡黄绿色,内面具紫色方格斑纹,基上方有蜜腺,雄蕊6枚;雌蕊柱头3裂。蒴果有宽翅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浙江、江苏,已有栽培,常用鳞茎繁殖,鳞茎药用,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花能润肺、化痰、止咳。 ☚ 黄精 金针菜 ☛ 贝母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贝母的鳞茎。分川贝母和浙贝母两大类。川贝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西藏;浙贝主产于浙江,现宁波、杭州、江苏、安徽等地均产。川贝苦、甘,寒;浙贝苦,寒。归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 瓜蒌 竹沥 ☛ 贝母 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 Fritillaria ussuriesisMaxim的鳞茎。也用川贝母Fra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a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a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棱砂贝母 Fratillaria delavayi Franeb、浙贝母Fratillaria thunbergii Mia的干燥鳞茎。 ☚ 浮萍 白薇 ☛ 贝母 贝母蒙古名诺格图茹乌布斯、尼比萨瓦。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G.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 止咳化痰药 北沙参 ☛ 贝母bei mu【医学】 the bulb of fritillary 贝母fritillary(Fritillaria cirrhosa) 贝母bulb of fritillar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