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豪普特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豪普特曼 豪普特曼1862—1946Haoputeman,Gerhart Hauptmann德国剧作家。出生于一个旅店老板的家庭中。学生时代生活清苦,先后学过雕刻和绘画,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涉猎广泛,喜爱文学艺术,受马克思的学说和易卜生、左拉及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关注人民的疾苦和社会问题。 ☚ 托马斯·曼 海涅 ☛ 豪普特曼 豪普特曼盖哈特·豪普特曼(1862~1946)是德国著名剧作家。他出生于德国东部、现属波兰的西里西亚,中学未能读完即自谋生计,后来进耶那大学艺术系旁听,1883年到罗马从事雕塑创作,回国后在德累斯顿和柏林的大学继续学习。他的第一部剧作《日出之前》1889年在柏林首演成功,使他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这部剧作写的是乌托邦主义者洛特和酒徒之女海伦的爱情悲剧。 豪普特曼像 ☚ 尼采 托马斯 · 曼 ☛ 豪普特曼 豪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1887年开始发表小说,1889年第一部剧作《日出之前》在柏林自由舞台演出成功,使他成为德国自然主义派的代表。90年代初,其戏剧重心转向反映现实的社会矛盾。剧本《织工》(1892) 以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暴动为题材,叙述工厂主勒索和剥削村民而酿成的一场起义。塑造了鲜明的纺织工人形象,群众场面也写得非常成功,为德国第一部深刻揭露资本剥削和反映工人群众有组织斗争的剧作。1893年写成的《獭皮》被称为“偷窃喜剧”,与莱辛的《明娜,巴尔赫姆》、克莱斯特的《破瓮记》并称为德国三大喜剧。充满对普鲁士官僚的嘲弄和对小人物的同情。19世纪9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写了一系列“新浪漫主义”的戏剧,如童话剧《沉钟》、《可怜的亨利希》等。晚期著名剧作有反映德国农民战争的《弗洛里昂·盖耶》、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车夫亨舍尔》、带有象征主义倾向的《大老鼠》和最后一出成功之作《日落之前》(1932)。19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韦尔特 曼兄弟 ☛ 豪普特曼 豪普特曼1862—1946Hauptmann德国剧作家。出生于西里西亚的上萨尔茨布隆,父亲是旅馆老板。他中学没有念完当了两年农民,后来入艺术学校学雕塑,1882年在耶拿大学听过自然科学家海克尔的课,这对他后来参加自然主义文艺运动有影响。他于1885年与富商女儿玛莉·蒂内曼结婚,这使他有可能定居柏林,并专事文学创作。他阅读和研究左拉、易卜生等的作品,与德国自然主义作家来往,最初的两个短篇小说《狂欢节》和《道口守路工蒂尔》,都注重环境描写和遗传影响,含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因素。1889年他发表自然主义剧本《日出之前》,演出获得很大成功,使他成为德国自然主义运动的领袖。以后他发表的剧作不拘于自然主义,重要的有现实主义戏剧《织工》、喜剧《獭皮》、梦幻剧《汉纳蕾升天记》、历史剧《弗洛里安·盖耶尔》、象征主义童话剧《沉钟》、社会剧《大老鼠》等。他的剧本题材广泛,结构多样,又往往在剧情中饱含作者深沉的思想。他一生写了40多部剧本,在世界文坛上与易卜生、肖伯纳齐名。除戏剧外,他的中篇小说《索阿那的异教徒》、自传体小说《我的青春冒险》也较有名。1912年,由于豪普特曼的文学成就,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 ☚ 梅林 亨利希·曼 ☛ 豪普特曼1917—Herbert Aaron Hauptmann赫伯特·阿伦·豪普特曼。化学家。生于纽约市。1937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1955年在马里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为海军研究实验室物理学家、数学家。自1970年起为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学研究教授。1970—1972年为美国布法罗医学基金会数学家,1972年后任该基金会副主席兼研究部主任。长期从事X射线晶体学位相和矩阵理论研究,曾获贝尔登数学奖(1934年)、西格马赛奖(1959年)。运用数学模式首创直接法,准确迅速地测定小分子化学结构。为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