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君子阳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君子阳阳
【注】 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相邀出游、反映青年男女欢乐生活的诗。 全诗以姑娘的口吻写出。两章诗的内容和写法都相同。前三句都详细而具体地描写相邀之状,第四句抒发姑娘的感受。 人物一出场便是“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小伙子满面春风,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多么富有青春的活力,多么可爱! 第二、三句具体写青年两只手的动作,一手或拿乐器,或举舞具,一手向着姑娘招,邀约姑娘一道去游玩。无忧无愁的快乐青年正得意于有可爱的姑娘应约,正陶醉于爱情的幸福之中。高高兴兴地来邀约情人外出游玩,并没有大声呼唤,仅仅以手相招,说不定两人关系尚未公开呢! 仅仅以手相招,又可见两人是多么地默契。处于热恋中的情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彼此的情感心意自可意会,不必言传。小伙子发出邀约后,姑娘去了没有呢?诗中没有说。但面对如此可爱热情的青年,姑娘怎么会不去呢?说不定早就作好了准备在等待着呢! 出去以后又是怎样玩乐的呢?诗中也没有说。但从小伙子带了乐器、带了舞具,我们不难想象定然是既歌且舞的。再从姑娘最后一句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叹“其乐只且”,我们也完全想象得到,那次出游定然是极为欢乐、极为痛快的。 全诗采用赋的手法。两章的前三句都直接描写男子高兴、活泼的样子和具体的行为,形象而生动,欢乐的气氛跃然纸上。第四句抒发感慨,直说姑娘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感染。两章都详于相邀,略于出游,但欢乐的情调却充溢全诗。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写遭乱世的君子为保全自己相招为禄仕,乐于做个音乐舞蹈队里的小官,诗人作此诗意在对周表示忧虑。从全诗表现的欢乐情调看,这首诗不象是写遭乱世避祸的君子奏乐跳舞,诗中也看不出有对周表示忧虑的思想感情。《毛诗序》的说法不可信。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写情人相邀出游的。 《诗经》·《君子阳阳》君子阳阳,舞师喜洋洋, 左执簧,左手握笙簧, 右招我由房。右手招我奏“由房”。 其乐只且!心里乐又爽! 君子陶陶,舞师乐陶陶, 左执翿,左手摇羽毛, 右招我由敖。右手招我奏“由敖”。 其乐只且。快乐真不少! 关于此诗题旨,历来争论不一。《毛诗序》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说乐官遭乱,相招下属归隐,据诗中“招”字为说。朱熹《诗集传》认为“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说征夫归家与妻子自乐,据诗中“房”字为说。从诗文本身来看,是描写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执簧、执翿与《邶风·简兮》中伶官执籥、秉翟相似。说明东周王室衰微,苟安洛阳,仍有专职的乐工和歌舞伎以供统治者享乐。 诗共三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 “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 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我们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牛运震《诗志》评曰:“读之有逸宕不群之概。”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