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薯的形态特征考查记载标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薯的形态特征考查记载标准 1.株型 分蔓生、半蔓生、直立型。 2.叶 栽插50天以后,选择有代表性叶片进行观察记载。 (1)叶形 分心形、心带齿、浅单裂、浅复缺裂、深复缺刻等。凡叶片裂口长度等于或超过叶片主脉至裂片尖端的1/2为深缺刻;小于1/2的,为浅缺刻。 (2)叶片大小 选具有代表性叶片10张,量最长,最宽部位,以两者的平均数乘积(平方厘米)表示叶片大小,或目测分大、中、小。 (3)叶色 分浅绿、绿、浓绿色。 (4)叶脉色 以背面为准,分为绿、带紫主脉浅紫、紫、浓紫。 (5)叶基色 分绿色、紫色、褐色、黄色。 (6)顶叶色 分枝期后,选植株顶端未展开叶观察。分为黄绿色、浅褐色、褐色、紫色。 (7)叶柄色和柄基色 栽插后50天观察,分绿、紫、带紫色。 (8)叶柄长 选择有代表性叶片10张,测量叶柄长,取其平均值(cm)。 3.茎 (1)茎色 栽插50日后观察。分绿、紫、带紫、褐色等。 (2)茎粗 选具有代表性植株的最长蔓10条量其最粗部位。取其平均数(毫米)。 (3)节间长度 自最长蔓顶端下第10节开始,量10节的长度,取其平均值(厘米)。 (4)茎茸毛 观察茎先端部位,按茸毛多少分为多、中、少、无。 (5)分枝数 收获时选取10株,分别计数长达10cm以上的分枝数,求出平均值。 (6)主蔓长度 指最长的蔓长度。收获时测量10株,求其平均数。其标准分长蔓(250cm以上)、中蔓(150-250cm)、短蔓(在150cm以下)。 (7)单株总蔓长 收获时抽样10株,分别测量10cm以上所有分枝(包括主蔓)的长度累计,取其10株的平均值(cm)。 4.薯块(收获期考查) (1)薯皮色 分白、黄、浅红、紫、红、紫红或上述颜色的镶嵌色。 (2)薯肉色 分白、黄、杏黄、桔红、紫或上述颜色的镶嵌,以及紫晕的有无或多、中、少。 (3)薯形 分纺锤形(包括长纺锤形,短纺锤形,下膨纺锤形)、圆筒形、球形、块状等。 (4)薯块大小 分大(250克以上)、小(100克以下)、中(大与小之间)。 (5)薯梗颜色 指埋在地下部分。分黄白、红、黄等色。 (6)条沟有无 收获期调查大、中薯,分为深、浅、无。 (7)薯皮粗细 分粗、中、细。 (8)根眼分布情况 指薯块上侧根着生处的痕迹,以多、中、少,及深、浅表示。 (9)拐子(藤蒂)粗 在植株茎部离地面3cm处测量,以毫米为单位。 【参考文献】: 〔1〕西北农业大学主编(1979),作物育种学486-529,农业出版社。 〔2〕浙江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组(1964),作物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等(1964),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试行标准,《浙江农业科学》编辑室。 〔4〕颜启传等译(1987),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业出版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