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政诉讼中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政诉讼中止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由于某种无法克服和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的发生,使正在进行的诉讼程序暂时中断,待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程序的一项法律制度。诉讼中止是暂时停止诉讼的进行。诉讼中止的原因是法定事由,而且主要是由于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客观情况发生但又并非不能消除的。根据审判实践,有以下情况时应中止诉讼进行:(1)原告人死亡,等待近亲属参加诉讼;(2)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发生合并或被撤销;(3)原告丧失诉讼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5)审理本案的法律依据尚未确定;(6)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但另一案尚未审结。行政诉讼中止,应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采用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口头裁定,应向当事人宣布,并记入笔录;裁定书则是书面裁定的必要形式。在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前,当事人应停止本案的一切诉讼行为;法院除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停止执行被诉行政行为的措施外,应停止对本案的审理。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可以由当事人申请,或者由法院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恢复诉讼程序,是恢复中止之时应该进行而未进行的诉讼程序,并不是重新开始。中止诉讼的期间不计算在审限之中。 行政诉讼中止在行政诉讼进行之中,由于存在或发生了某种特定原因,使正在进行的诉讼程序暂时中断,待中断的原因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程序的一项制度。行政诉讼中止不同于行政案件的延期审理,前者是行政诉讼程序的暂时停止,中止的时间相对较长,后者是另定开庭期日,一般推迟的时间较短,同时,行政案件延期审理后,诉讼活动仍未停止。通常在存在或发生下列原因之一的,行政诉讼中止: (1) 原告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或者被告被撤销后,尚待确定诉讼参加人;(2)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法规、规章不一致须待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裁决的;(3)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 (4)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 其它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况。行政诉讼中止时,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行政诉讼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应恢复诉讼程序。行政诉讼恢复后,当事人在诉讼中止前所进行过的诉讼行为,仍然有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