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广播电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广播电视

二、农村广播电视

1934年10月,在开封市设立了第一座河南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在原河南广播电台的旧址上筹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并于同年9月15日开始播音。1954年9月,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随着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市,发射机功率为2千瓦,每日播音时间为10小时45分,广播人口覆盖率仅为11%。
40多年来,特别是经过80年代的建设和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电视台为中心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网和覆盖网。到1995年全省建立广播电台20座,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0座,发射总功率600千瓦,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89%;全省电视台40座,电视转播(差转)台64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1%。微波传送线路2 019.5公里,卫星地面站2 568座,全省有线广播喇叭960万只,喇叭入户率52.68%。有线电视台50座,有线电视站721座,观众近120万户。

☚ (八)文化户   (一)农村有线广播 ☛

二、农村广播电视

二、农村广播电视

新中国成立前, 黑龙江省农村广播电视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 先后发展了广播和电视事业。1949年,首先在海伦、肇东、肇源、五常、呼兰5个县文化馆内建起广播站,共架设46公里线路, 安装了364只广播喇叭, 成为黑龙江省早期的农村有线广播。1950年中央新闻总署发布了 《关于建立收音网的决定》, 全省中小城镇广播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末全省县广播站发展到60座, 广播喇叭达到6 783支, 自架线路71.5公里。1953年, 全省在有电源的中小城镇普遍设置了广播站, 并把有线广播延伸到农村。首先在望奎县进行试点, 而后推广到延寿、阿城、肇东等11个县,为有线广播深入农村开了个好头。1954年, 对原有的中波发射机采取定向技术措施, 又增设长波发射机。到1957年末, 全省市县广播站发展到74座, 乡镇广播站65座, 收音站800座, 广播喇叭达到10.3万只,广播喇叭入农户率达2.5%。1958—1960年, 省广播电台先后安装了3台150千瓦发射机, 用于转播中央电台的第一套节目。到1962年, 农村有线广播喇叭发展到82.6万只, 比1957年增长7倍, 全省有83.2%的公社和59.4%的生产队通了广播, 喇叭入户率达29.3%, 提前实现了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有线广播的建立, 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活跃人民生活, 增长农民科学知识, 提高农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1976), 广播电视工作受到干扰。但各地对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建设继续采取措施, 进一步完善。1965年前全省有线广播大部分利用电话线传送, 造成广播与电话不能同时使用的矛盾。1970年后, 为保证有线广播畅通, 传输不间断,架设了县至乡的有线广播专用线路, 到1976年末,已有45个县实现了专线传输。县至乡的广播线路长达13 128公里, 有线广播喇叭突破300万只, 入户率达70%, 广播线路总长度 (包括县至乡广播线和乡至村网络) 达11万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广播电视事业进入高速、健康发展时期。在普及农村广播网络的同时, 快速发展农村电视。根据中央制定的 “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的方针, 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对广播电视大力支持, 1988年末, 全省有221万只喇叭 (其中入户喇叭213万只), 104座县级广播台(站), 其中与调频广播相结合的30座,1 124座乡(镇)广播站。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 经过调整充实,到1995年全省县市有线广播站有54座, 乡镇广播站达1 140个, 广播喇叭270多万只, 广播覆盖率达82% (见表7-4-1)。每个县级台 (站) 和70%以上的乡站都有自办节目。在趄鲜族聚居的县份还办了汉语和朝鲜语两套节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除汉语外, 还办了英语节目。

表7-4-1 农村广播情况

项 目单 位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
县市有线广播站
乡广播站
广播喇叭
广播专用线
广播人口覆盖率


万只
万公里
%
107
1 076
220
8.76
90
107
1 099
242
8.48
92
108
1 105
237
7.38
93.8
107
1 124
221
7.09
79.5
103
1 129
189
6.74
80.0
48
1 091
192
6.48
81.0
41
1 072
198
5.81
81.0
41
1 091
191
6.04
81.0
52
1 079
247
5.22
81.0
53
1 103
215
4.8
81.0
54
1 140
270.1
3.6
82
 注: (1)县、市、乡广播站不包括林场和农场广播站数字。
(2)本表摘自《黑龙江年鉴》。

全省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从1985年到1995年, 广播电台由16座增到73座, 无线电视台由23座增加到36座。到1995年底, 全省无线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1 241座, 对国内无线广播节目套数达79套, 无线电视节目38套。全省平均每日播音时间, 电台625小时, 电视1 794小时, 人口综合覆盖率广播为81%, 电视为85%, 微波传输延长里程近1 000公里, 达到5 454公里。全省已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 708座, 有线电视台75座, 其中农垦系统有电视转播台84座, 有线电视台8座, 卫星地面站271座, 调频广播站26座。通过这些电视网络, 全省各市 (地) 可收到4~7套、县(市) 可收听到2套广播节目, 市 (地) 可收看4套、县(市) 可收看到2~3套电视节目 (不包括有线电视节目数)。根据抽样调查, 在农村每百户农民家庭电视机拥有量1985年为20.04台, 1990年64.4台,1994年88.1台, 1995年达96.6台, 为1985年的3.8倍 (见表7-4-2)。黑龙江省广大农村, 一个以有线广播为主体、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微波站和卫星地面站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正在形成。

表7-4-2 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

项 目单位1985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5年
合 计20.0427.7143.9664.4096.6

黑白电视机
彩色电视机

19.44
0.66
26.51
1.20
41.00
2.88
59.30
5.18
72.8
23.8
☚ 一、文化艺术   三、农村卫生 ☛

(一)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历程/(二)农村广播节目/(三)农村电视

☚ (三)民间艺术   (一)农村有线广播的发展历程 ☛
000216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