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役xíng yì

❶指因服役或公事而在外跋涉。武元衡《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草草事行役,迟迟违故关。权德舆《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辛苦事行役,风波倦晨暮。
❷旅行,出行。李白《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杜甫《发同谷县》:奈何返物累,一岁四行役。

行役

行役xing yi

远行;旅行。魏·阮籍《咏怀》之三十九:“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晋·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 行行   行营 ☛

行役

唐人诗行役异乡,怀归感叹,而意相同者,如贾岛云:“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窦群云:“风雨荆州二月天,问人初雇峡中船。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柳宗元云:“林邑山联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劳君更问龙池地,正北三千到锦州。”李商隐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时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皆佳作也。(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皆唐人会故人之诗也。久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前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戴叔伦亦有“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意稍露而气益畅,无愧于前也。(范晞文 《对床夜语》 卷五)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要发兴以感其事,而不失情性之正。或悲时感事,触物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吾无取焉。(杨载 《诗法家数》)

升平之旅,犹或以穷而悲; 乱离之旅,穷且特甚,乌得不深悲乎? (方回 《瀛奎律髓》卷二九《春阴独酌寄同年李郎中》评语)

凡道中诗皆可入羁旅,但欣戚微不同耳。(同上书卷二九 《白羊道中》 评语)

迁客流人之作,唐诗中多有之。伯奇摈、屈原放,处人伦之不幸也。或实有咎责而献靖省循,或非其罪而安之若命,惟东坡之黄州、惠州、儋州尤伟云。(同上书卷四三)

若唐人诗之工者,亦多迁戍、下第、离别、远行之什。故曰: 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词易好。有唐诗人类非得志于时,李、杜、郊、岛穷人之最,达而能诗者,指不一二屈,惟穷乃工,岂非然哉! (孙承恩《文简集》卷三○《刻三先生诗集序》)

唐人征戍语凄酸入骨、各极其妙。如“胡马嘶一声,汉兵泪双落”、“百战苦不归,刀头怨秋月”、“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上骨”等语,读之真如霜笳晓角,悲哀欲绝。(叶矫然《龙性堂诗话》 续集)

余谓唐诗之善者,不出赠别、思怀、羁旅、征戍及宫词、闺怨之作,而皆具于《国风》、大小《雅》。(乔亿 《剑溪说诗》 又编)

唐人多于迁谪、征戍、行旅、别离中得好句。然壮语易,苦语亦难无病,自灸奚事尔耶?圣俞诗复为苦硬语,苦而能硬乃佳。(胡寿芝 《东目馆诗见》 卷三)

行役xíng yì

行旅;跋涉在外。胡曾《濮水》:“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李咸用《途中作》:“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

行役

行役

从军远行。《魏风·陟岵》一章:“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郑《笺》:“予,我;夙,早;夜,莫也。无已,无懈倦也。”朱熹《集传》:“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因想像其父念己之言曰:嗟乎,我之子行役,夙夜勤劳,不得止息。”

☚ 行迈   行言 ☛

行役

❶ 出行,旅行。戴名世《忧庵记》:“余好游,时时~四方。”
❷ 因服兵役、劳役或执行公务而远行。《诗经·魏风·陟岵》:“嗟予子,~夙夜无已。”戴叔伦《将巡郴永途中作》:“~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