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先秦时代族名。原居陕南汉中盆地及岷江上游。相传黄帝后代蚕丛、柏灌、鱼凫代为蜀王,与夏商多交往,随周武王伐纣,封于蜀。西周时蜀王杜宇建都今郫县。疆域北至汉中,南到今青神,西达天全、芦山,东抵涪水。春秋时代建开明王国,移治今成都。居川西平原,从事农业。秦惠文王更元九年 (前316年),秦灭蜀,其地置蜀郡。 蜀人古族名。今四川西部、中部的古代居民。《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即《尚书》所记“庸、蜀、羌、髳、微、卢、彭、濮。”据此,一说其为古代汉族的一支;一说为古代氐羌人的支系,由青藏高原顺岷江南迁至川西(今之川中),开发了四川西部盆地及河谷坝子,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均与华夏族不同,应是四川土著古老居民。汉之后,逐渐融合于华夏族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