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藏之名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藏之名山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聊书》:“仆诚已著此书,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 【故事】: 司马迁遭受宫刑出狱后, 任中书令。他的老朋友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经常接近皇帝的特殊地位,能举荐贤才。司马迁复信任安,在信中说: 自己以宦者之身而隐忍苟活, 是为了发愤著书。司马迁胸中郁积着深深的不平, 他要把这个不平抒发在他的《史记》里。他以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被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古人著书立说勉励自己, 写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书来。他说:“我把它寄藏在名山之中, 留传给志同道合的人看,以广泛流传到社会上。这样,我就算偿还了受刑的耻辱了。就是我被碎尸万段, 也一点儿不后悔。” 【意思】: 把著作收藏起来, 藏到深山里去。比喻著书立说不是博取世人的赞誉, 而是为了传给后代。 【古例】: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若吾志不果,吾道不行,亦将采史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 定仁义之衷, 成一家之言, 虽未能藏之名山, 将以传之同好, 此要之白首, 岂可以今日论乎!”鲁迅《序的解放》:“一个人做一部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 早已过去了。”
藏之名山谓将极有价值的著述珍藏起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曹植)益内不自安”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典略》: “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藏之名山指将自己的著作收藏在名山之中,使之流传后世。《史记·太史公自序》:“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清朱彝尊《重锓<裘司直诗集>序》:“身后之名,显者或晦,司直藏之名山者,晦久而明。” 藏之名山cáng zhī míng shānhide one's works in the mountains--be preserved for posterity; write book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藏之名山cánɡ zhī mínɡ shān形容把著作收藏起来,隐藏到深山之中,以传给可以继承的人。store it on a famous mountain, write book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藏之名山司马迁之语。《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又《报任安书》言:“……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非常重视言论的作用,在《自序》中,他对《春秋》、《诗》、《书》等给予高度评价,把撰写《史记》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在《与挚伯陵书》中说“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他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三种理想。立言,即提出一种主张、理论或学说,与立德、立功同样不朽。因此,他身遭宫刑,隐忍苟活,目的就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认为创作要对历史、对社会负责,因此他创立“春秋”义法,有“贬天子,退诸候,讨大夫”的秉笔直书的精神,他有胆有识,能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这种立言,可能不见容于当时的社会上层,因此他说:“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来这句话又变为:“藏之名山,束之高阁,留诸子孙后世。”以及“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等基本精神是一样的,希望此书能留传后世,使后世能够接受自己所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而作者“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可见作者自己对《史记》的看重。“藏之名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立言的衷曲。 藏之名山cángzhīmíngshān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本指将著述藏于名山中,以待传给志同道合的人。后指著述极有价值,可宝藏起来,代代相传。常与“传之后世”连用。参见“名山事业”。 藏之名山cánɡ zhī mínɡ shān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藏之名山cang zhi ming shan将著作收藏于建在山中的书库中。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故将其藏在山中,以待后世流传。也指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传之其人。” 藏之名山cángzhīmíngshān见“藏诸名山”。三国魏·鱼豢《魏略》:“虽未能~,将以传之同好。” 藏之名山cáng zhī míng shān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即把著作藏进深山,以便传给后人。后泛指把东西放在安全的地方,交给可靠的人。也作“藏诸名山”、“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