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萊萊(莱)Lái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西之长治、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萊lái❶草名。即藜。亦泛指草。張衡《西京賦》:“焚萊平場,柞木翦棘。” 萊“莱”的繁体字。 上一条: 莱 下一条: 釐 ![]() ![]() 萊❶謂休不耕者。《周禮·地官·遂人》: “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萊五十晦。” 鄭玄注: “萊,謂休不耕者。” 陸德明《經典釋文》: “萊,音來。”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萊 萊 lái 郊外休耕之田。《詩·小雅·夢茨》序:“政煩賦重,田萊多荒。”孔穎達疏:“田廢生草謂之萊。”《周禮·地官·縣師》:“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鄭玄注:“萊,休不耕者,郊内謂之易,郊外謂之萊。”一說,荒地。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萊 萊 lái 亦稱“釐”、“蔓華”、“蒙華”。灰菜之一種。藜科,一年生草本。葉莖嫩時可食。《爾雅·釋草》:“釐,蔓華。”郭璞注:“一名蒙華。”郝懿行義疏:“萊與釐古同聲。”《說文·艸部》:“萊,蔓華。”《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毛傳:“萊,草也。”孔穎達疏引陸機云:“萊,草名,其葉可食,今兖州人烝以爲茹,謂之萊烝。”按:萊與藋爲灰菜之不同品種,灰菜古稱藜,故萊、藋、藜古人混而莫辨。參閱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蔬類·灰藿》。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水蘇 > 萊 萊 lái 即水蘇。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萊 萊 lái 亦稱“藜”、“舜芒穀”。藜科植物藜的全草。葉互生,菱形,邊緣有齒,葉背有白粉,小花,黄緑色。主治痢疾,濕瘡癢疹並殺蟲。始載於先秦典籍,今人俗稱灰菜。《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明·朱橚《救荒本草》:“藜、落藜、舜芒穀。”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萊 萊 lái 亦作“釐”,亦稱“蔓華”、“蒙華”、“藜”。藜科。一年生草本。葉成三角卵形,嫩葉生粉狀小粒。初夏開黄緑色细花。嫩葉可食,莖葉皆入藥。為田間路旁習見之雜草。《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萊。”孔穎達疏:“陸機《疏》云: 萊,草名。其葉可食。今兖州人烝以為茹,謂之萊烝。”《爾雅·釋草》:“釐,蔓華。”晉·郭璞注:“一名蒙華。”郝懿行義疏:“釐,《說文》作‘萊’,云:‘蔓華也。’萊與釐古同聲……《齊民要術》引義疏云:‘萊,藜也,莖葉皆似菉,王芻。’” 萊láiC852 萊láiL007 萊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