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工人起义mosike gongren qiyi
1905年12月爆发的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是1905年革命的最高峰。1905年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积极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 提出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策略。革命形势不断深入。10月爆发全俄政治总罢工, 明确提出 “打倒沙皇政府”、“起义万岁”等口号。罢工中产生群众性组织——工农代表苏维埃,成为领导罢工与武装起义的机关。12月5日 (俄历)彼得堡苏维埃全体代表被捕,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决定总罢工。次日莫斯科苏维埃举行会议, 通过告全体工人、士兵和公民书,号召在12月7日12点举行总政治罢工。罢工如期进行。在沙皇政府军队的残酷镇压下, 罢工逐步发展成武装起义 (8日)。莫斯科市内街垒林立, 到处展开激战。勃列斯尼亚区是武装起义中心。起义在12日至14日达到白热化。为了保住沙皇政府的统治, 尼古拉二世于12月15日从彼得堡调集2000名谢苗诺夫近卫兵团到达莫斯科, 16日又从华沙调来拉多加兵团。工人奋起用手枪、自制炸弹同沙皇的精锐部队展开殊死搏斗。因力量对比悬殊,12月16日勃列斯尼亚战斗队司令部决定自12月18日起停止罢工,市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分别决定自18日午夜后停止武装起义。莫斯科工人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支援,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行动被镇压。自此, 1905年革命转入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