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行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行记

又名《大食国经行记》。中外交通著作。唐杜环撰。不分卷。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德宗朝宰相杜佑族侄。天宝十载(751)随大将高仙芝西征,为大食(阿拉伯)所败被俘。至宝应元年(762)附商船东归。回国后撰此书。记述留居西域十二年,往返所经历中亚、西亚情况。原书久佚。 《通典·边防典》引一千一百一十字。记唐时中亚各国和大食、拂菻、苫国等国情况。载有伊斯兰教义,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最早记载。对大食都城亚俱罗(今伊拉克巴格达南之库法)之繁盛介绍尤详,有中国绫绢工人、金银匠、画家等流徙此地,传播唐代科技文化。为研究唐代亚洲地区历史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文献资料,英、德、日、法等国均有译本。 《全唐文》卷九百五十六收《大食国经行记》一文,计八百四十七字。清人丁谦著有《唐杜环经行记地理考记》一卷,收入《浙江图书馆丛书》。近人王国维撰有《古行记校录》,收入《王静安先生遗书》外编。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张一纯著《经行记笺注》,博采众长,析为十二篇,记十二国事,较为完备,可供研读。

经行记

著作。唐杜环撰。天宝十年(751)他参与了怛逻斯之战,兵败,被俘人大食,遍历中亚、西亚各地,后取海道返国,著成此书,是重要的中亚史料。

经行记

经行记

书名。唐杜环撰。杜环在怛逻斯战役后,作为战俘,经行中亚、西亚各国,以亲身见闻写成此书。原书久佚,今见于《通典》的仅12条,凡1511字,分别为拔汗那国、康国、师子国、拂菻国、摩邻国、波斯国、石国、碎叶国、大食国和朱禄国、苫国,尤详于大食、碎叶、石国。对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伊斯兰教教义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也做了准确记载。近人丁谦有《经行记考证》,王国维有《古行记校录》。今人张一纯著有《经行记笺注》。

☚ 哥舒翰幕府故吏录   邠志 ☛
经行记

经行记

书名。唐杜环撰。杜环在怛逻斯战役后,作为战俘,经行中亚、西亚各国,以亲身见闻写成此书。原书久佚,今见于《通典》的仅12条,凡1511字,分别为拔汗那国、康国、师子国、拂菻国、摩邻国、波斯国、石国、碎叶国、大食国和朱禄国、苫国,尤详于大食、碎叶、石国。对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伊斯兰教教义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大事也做了准确记载。近人丁谦有《经行记考证》,王国维有《古行记校录》。今人张一纯著有《经行记笺注》。

☚ 哥舒翰幕府故吏录   邠志 ☛

《经行记》

唐杜环(生卒年不详)著。记载其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唐天宝十年(751年)被大食(阿拉伯帝国)所俘,至宝应元年(762年)从海路回国期间游历的见闻。此书介绍了中东大食、苫国(叙利亚)、拂林(大秦,即拜占庭帝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记载了这些地区的驼、马、驴、骡、千年枣(椰枣,即伊拉克蜜枣)、蒲萄(葡萄)等牲畜及物产,叙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书中特别提到在大食侨居的沿黄地区手工业者: “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刘泚;织络者,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乐、吕礼。”是黄河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交流历史的有力证据。《经行记》原书早佚,部分内容在 《通典》 、《太平御览》 、《太平寰宇记》 、《通志》 、《文献通考》等书中有保存。

经行记

唐杜环撰。记唐时中亚、西亚之事,是研究亚洲历史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原书久佚。惟《通典》收录数则,近人王国维等曾加考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