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尔清代城名。汉为依耐国地,唐属朱俱波,宋属疏勒,元属别失八里,明属喀什噶尔,《西域图志》作英噶萨尔,清光绪九年(1883)置英吉沙尔直隶厅,民国后改置英吉沙县。今新疆英吉沙县。 英吉沙尔地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筑城,设阿奇木、哈子、明伯克各一,次年置总兵,曾由副都统侍卫郎中驻守。五十三年(1788)改驻领队大臣,仍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节制。光绪九年(1883)置英吉沙直隶厅,隶喀什噶尔道。后改英吉沙县。 英吉沙尔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新城”之意。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兵。三十一年(1766),改设领队大臣,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九年(1883)置英吉沙尔直隶厅。管辖68处村庄及冲噶巴什等14部游牧地。1913年,改为英吉沙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