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良渚至瓶窑的公路两侧。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处,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遗址发现于1936年,在其范围内出土有石斧、石凿、石犁、穿空石刀等多种原始劳动工具,表明了当时这里已从“刀耕火种”的锄耕,进入到犁耕阶段。在遗址内还挖掘出鼎、壶、豆、瓮等各种陶器,主要是夹细沙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在一些墓葬物中还发现璧、琮、坠、环等经过精雕细作的玉器。1991年7月,在遗址地段,又发掘出一处祭坛及与之相配合的墓葬。祭坛面积之大,墓葬具形之完整,棺内器物之丰富,是遗址发掘中前所未遇的。根据棺中出土的48把石钺,及其他器物探测,这次发掘的可能是五千多年前一位军事首领的墓葬。这一发现,为确定这一带是良渚文化中心提供了进一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