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血管战伤
腹部大血管(主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分支)伤大量失血常使伤员阵亡,甚少能到达后方医疗机构,故在统计上其发生率较低。严重的腹部挫伤也可引起下腔静脉破裂。门静脉战时很少单独受伤,多合并于严重的肝、胰、十二指肠伤。
腹主动脉伤: 腹主动脉穿透伤的大量失血使伤员早期死亡,能后送至救护所的多属穿透伤较小或下腔静脉伤同时形成动静脉瘘的伤员。腹主动脉伤的出血、血凝块,可于腹部形成一搏动性肿块,诊断明确后,应紧急手术,以防血肿穿破造成大出血。手术宜在全身低温麻醉下施行,阻断伤处的上下腹主动脉,清除血肿内血凝块和异物,然后缝合修复破裂处。
下腔静脉伤: 下腔静脉伤可并发于肝脏战伤或严重的闭合性肝破裂。伤处多在肝后段的下腔静脉。肝脏以下,至髂总静脉分叉处的下腔静脉也可发生开放性或闭合性伤。由于处理不同,常把腹部下腔静脉伤分为肝后段下腔静脉伤和肝下下腔静脉伤。伴有肝后段下腔静脉伤是肝外伤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较高。手术时首先判断出血来源,若出血来自肝脏后方,控制肝门处的入肝血流出血并不停止者,应考虑有下腔静脉伤。此时,不应贸然探查出血处,否则可因突然大量失血导致心搏骤停。处理方法是先用盐水纱垫压迫出血处,使其暂时止血,然后从多通道快速输血补充血容量,再将切口向右侧胸腔延伸,改为胸腹联合切口,以利于显露肝后段的下腔静脉。如为较简单的裂伤,可将肝右叶游离,在压迫止血的情况下,缝合修复静脉上的破口。较复杂的裂伤,则需要选择以下二种方法之一进行处理:
❶下腔静脉内插管分流:分离出心包内和肾静脉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从右心房插入分流导管至下腔静脉内,阻断肝门入肝血流,在无血的情况下修复下腔静脉的破裂处。
❷肝脏血循环隔离: 于膈下方阻断腹主动脉,在心包内及肾静脉开口以上分别游离肝上下下腔静脉,阻断下腔静脉与入肝血流,在无血的情况下处理修复肝后段下腔静脉的裂伤。此时应快速输血以维持血压稳定。处理肝下下腔静脉伤时,先填塞伤处,在有快速输血的准备下,切开后腹膜,游离伤处上下段的下腔静脉并予阻断,在无血情况下修复破裂伤,如同时有腹主动脉伤,也应予以修复。
门静脉伤:门静脉伤常并发于肝、胰、十二指肠伤。门静脉伤可作修复、血管移植,必要时作结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