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储金会和储粮会
农牧民互助储金会和储粮会(以下简称“双储会”)是从新疆受灾面广,灾害损失大,贫困人口多,而国家救灾款不足的实际出发,由民政部门引导群众自救互助而建立起来的。“双储会”资金、粮食来源:
❶民政部门提供的一部分有偿救灾金;
❷农牧民的储金、储粮;
❸接纳社会的捐赠。“双储会”宗旨为:扩大救灾扶贫资金渠道,为入会会员提供救灾、扶贫、应急、解难等项服务,帮助会员开展自救,发展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培养农牧民互助互济和自我保障意识,促进农牧民实现共同富裕。“双储会”是农牧民互助互济、民办公助的合作保障组织,是农村基层社会保障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金会视情况建在乡或村上(储粮会一律建在乡上),实行“民主办会、自筹资金、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办会原则。除受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领导外,在接纳会员、储入及借出储金(粮)等业务上主要由民政部门按章管理。优先保证解决入会农牧民生产与生活上的临时困难。农牧民个人量力入股,多少不限,但借出不得超过本人股金的3倍(借出粮食视情况而定),利息低微。
新疆的“双储会”始建于1988年,最初由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自治区民政厅于1990年4月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民救灾扶贫互助储金(储粮)会章程》,逐步在全疆推开。截止1995年底,各地已建立“双储会”2 205个,覆盖面为全区乡(村)总数的64.4%,入会农户134.8万余户(既储金又储粮的农户重复计算),储金总额为3 741.8万元,其中:群众股金1 792万元,集体股金989.2万元,国助资金868.1万元,社会捐赠14.2万元,储金增值78.3万元;储粮总数为1 078.2万公斤(90%以上是群众储粮)。1995年,全区“双储会”为帮助各族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临时困难,提供储金2 414.2万元,其中:生产借支1 644万元,生活借支645.3万元,其它借支124.9万元;提供借粮556.15万公斤,用户77 200户。
“双储会”的建立与发展,为农村社会保障开辟了新的渠道。它加快了农村救灾的时效,缓解了贫困地区春荒缺粮的压力,仅喀什地区每年就减少国家返销粮指标约1 500吨。
“双储会”在扶贫济困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好评,储金数每年以500万元的速度递增,尤其是和田、喀什、阿克苏等贫困地区,大部分县、乡已普及了“双储会”,覆盖率分别占乡镇总数的100%、96%和85%。疏勒、疏附、莎车、巴楚、昭苏、库车等县的储金额均近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