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肋骨痹
胸肋骨痹是胸肋软骨交界处肿胀疼痛无灼热的一种慢性非化脓性疾患。今称为肋软骨炎病。好发于青年,女略多于男。病变部位多在胸前第二至第五胸肋软骨交界处,以第二肋软骨为最多,常为单侧发病,偶有双侧为患。起病有急有缓,病程长短不一,常迁延数月,甚至数年。
多为气血虚弱,营卫不调,表里不和、阴阳失衡,致使肝气郁结,经脉受阻所致; 亦有因跌仆闪挫,或因上肢过于劳累致使胸部肌肉受到牵拉,加之素体虚损,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滞于筋骨,阻于脉络,致使邪从火化,毒热交炽,气血运行受阻,久则气血运行郁闭,壅塞局部所致。《灵枢·经脉篇》云:“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胆足少阳之脉……络肝属胆,循胁里。”所以肝气郁结,亦可造成本病。
起病有急有缓,主要症状为疼痛,肿胀,胸闷不适,当深呼吸、咳嗽或患侧上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伴气短、食欲不振等,局部向前隆起,触之坚硬,压痛明显,表面光滑,不红不热。若邪郁化热,局部可出现红、肿、热。X线摄片无助于诊断。
对寒邪偏胜者,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内服可选用阳和汤,配合西黄醒消丸,外贴阳和解凝膏,并配合艾灸; 若因风寒湿邪引起,疼痛与气候变化明显者,可选用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若因气郁而致者,可用栝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若因肝郁引起胸胁部疼痛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减; 若邪郁化热者,可用复元活血汤合泻白散加减,外用金黄散、双柏散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