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老年人视网膜动脉阻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老年人视网膜动脉阻塞

老年人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心动脉及其分支供应视网膜内层的血液,如视网膜中心动脉完全阻塞,视网膜组织急性缺血可产生患眼突然失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网膜梗塞而永久失明。因此,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为眼科急重病之一,如能做紧急、适当的处理,特别是发病二小时以内能解除其阻塞,视功能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多见于伴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阻塞的原因多由于栓子。栓子的来源为有病变的心脏和附近的大动脉。视网膜栓子有三个主要类型:
❶胆固醇栓子,常来源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内含有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可同时有多数栓子停留于视网膜小动脉的分叉处,具有黄色反光,似大于该血管的直径。
❷钙栓子来源于有病变的心脏瓣膜,栓子停留在小动脉内,栓子坚硬钙化,可产生完全阻塞和远端的视网膜梗塞。
❸血小板、纤维蛋白栓子起源于异常的心脏和大动脉。栓子通过视网膜血循环时常迅速破碎而消失,能产生短暂性单眼盲的症状,有时也产生视网膜梗塞而引起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阻塞另外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年龄越大动脉粥样硬化越显著,管壁内膜粗糙,管腔局限狭窄,血栓易于形成,特别在血压较低、血流较慢时。视网膜中心动脉在穿过巩膜筛板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一旦该处有血栓形成则发生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后,患眼视力突然丧失,或于几分钟内完全失明,无光感。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阻塞后两小时以内可见视网膜动脉极度狭窄,小支不易辨认,静脉也变窄。管腔内血柱呈节段状。指压眼球不能引出视网膜动脉和静脉的搏动。几小时后,后极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失去正常的透明度而呈灰白色半透明混浊,视乳头边缘稍模糊。黄斑部中心凹因缺乏视网膜内层,仍然透明,其下的脉络膜颜色由之透露,与其周围的灰白色混浊呈鲜明对比,即所谓“樱桃红斑点”。数周后,斑点和视网膜灰白色混浊逐渐消失,恢复透明,但视网膜内层已经坏死萎缩,视功能不能恢复。视乳头颜色苍白,边缘清楚,形成血管性视神经萎缩。黄斑部变性,出现色素沉着和脱色斑。视网膜动脉持续狭窄,有的伴有白鞘,有的成为白线。视网膜动脉阻塞如仅发生在一个分支,则所产生的症状也只限于该动脉支所供应的视网膜区域,引起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
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常并存有全身性疾病。对全身性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在预防视网膜动脉阻塞上有意义。如有短暂性单眼盲反复发作的历史合并有脑征候的老年人,进一步检查出确系颈动脉管壁粥样斑及血栓形成来的栓子所引起,用手术或药物清除管壁病灶后,不但可以避免短暂性单眼盲的反复,更重要的是防止视网膜动脉永久性阻塞和脑中风。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必须按急诊处理。视功能的预后与阻塞时间的长短有关,应尽力在症状出现后两小时内恢复其血循环,视力可能得到完全恢复。重复、间歇地按摩眼球和前房穿刺都能降低眼压,相应地增加眼内血管压,使中心动脉的栓子被冲至周边部较小的分支,形成视网膜较小面积的梗塞。此外也可给予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液以延长降低眼压的效果。血管扩张剂可用作用较快的如亚硝酸戊酯吸入,普里科林或盐酸苯氧丙酚胺球后注射。视网膜中心动脉阻塞最好在两小时内积极治疗,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尽力治疗,有时仍可取得效果。

☚ 老年人复视   老年人视网膜静脉阻塞 ☛
000169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