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茅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茅根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主要含有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三萜成分、钾盐等。甘、寒,入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衄血、咯血、吐血及尿血,常单味应用。如治上部出血,常与仙鹤草配伍;若治尿血,常与侧柏叶、小蓟、蒲黄或仙鹤草同用;与车前子、金钱草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具有清热利尿之功,可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及湿热黄疽等证。此外,又常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等证,多与芦根同用,以增强清肺胃热邪之功。 〔本草撷英〕 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时珍: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名医心得〕 张锡纯:痘疹 本品味甘,性凉,中空有节,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毒外出。[1] 林上卿:瘀血 《神农本草经》谓本品具有下血清瘀之功,能除瘀血,疗血闭等证。验之临床,确有疗效。《日华子本草》尝谓“茅根之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故世有妊娠忌茅根之说。[2] 〔药理与应用〕 1.抗菌作用:试验证明,本品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泌尿系感染、痢疾等。 2.止血作用:其水浸液可降低血管通透性,缩短出、凝血时间,并能缩短血浆复钙时间,从而达到止血作用。临床常用于尿血、咳血、吐血等。 3.其他作用;尚有镇静、镇痛、解热、利尿、降胆固醇、降血糖等作用。临床常用于高热、肾炎水肿、糖尿病等。 〔剂量用法〕 15~30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味甘甜,鲜品嚼之多汁,故又能入胃生津止渴,所以阴虚尿血、咳血者用之最宜。又因其性寒清热,且善利小便,故于湿热淋证、结石、水肿亦相适宜。可见,本品甘润养阴生津而不恋邪碍湿,淡寒渗利清热而不损正伤阴,故为治疗热证出血、水肿之要药。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357 [2]刘尚义.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12:614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