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薇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春草、薇草、白龙须、白马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 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 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根及根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早春或晚秋挖取根部,去掉茎、叶,洗净泥土,阴干或晒干。 【药性】味苦、咸,性寒。归胃、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1.用于发热病证,尤适宜于阴虚发热,产后虚热等。如温病热后期,余邪未尽,夜热早凉,骨蒸潮热,常与地骨皮、知母、青蒿等同用;若产后血虚发热,低热不退,昏厥,可与人参、当归、甘草配用,方如白薇汤;若温邪入营,高热烦渴,神昏舌绛,可配生地黄、玄参等同用;若素体阴虚,复感风温之邪而见发热者,常与玉竹、淡豆豉、薄荷等同用,方如加减葳蕤汤。 2.用于热淋,血淋,常配伍木通、滑石、生地等同用。 3.用于疮痈肿毒,咽喉疼痛,毒蛇咬伤。治热毒疮疡,红肿热痛,常配天花粉、赤芍、甘草等同用;治咽喉疼痛,常与金银花、桔梗、山豆根同用;治毒蛇咬伤,用鲜品捣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白薇根中含直立白薇苷、白前苷,还含有白前苷元和直立白薇新苷;蔓生白薇根中含有蔓生白薇苷、蔓生白薇新苷和白前苷。 2.药理作用 白薇水提取物对酵母悬液诱发的大鼠发热均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急性渗出性炎症有非常显着的抗炎作用;白薇苷有强心作用;对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报道 红丝疔(淋巴管炎):用白薇30g,苍术10g,加水2碗,煎成1碗,1次频服,药渣捣烂敷患处,每日1剂,连用2天。共治疗24例,全部治愈。[新中医,1989,21(6):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