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续名医类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续名医类案医案。清魏之琇 (1722—1772) 辑。三十六卷。之琇字玉璜,别号柳州,钱塘 (浙江杭州) 人。世代业医,继承家学,精究医理,治验丰富,撰有《柳州医话》 等。鉴于江瓘的《名医类案》 内容有阙漏,故在其基础上加以补充、校订,于乾隆三十五年 (1770) 辑成此书。全书共三百四十五门。卷一至二十二为内科杂病、时病及五官科诸病。卷二十三至二十五为妇科。卷二十六至二十七为痘科。卷二十八至三十二为儿科和外科。编写体例与 《名医类案》相似,但书中增辑明以后医案较多。书中每举一病,常列数家案例,以不同角度鉴别病证,以便示人以法,为重要的医案著作。有同治二年(1863) 著易堂刊本,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续名医类案书名。36卷(原60卷)。清·魏之琇编。成书于1770年。本书为续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而作。魏氏补辑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更多的是增录当代各家医案。书分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病类。全书分类清楚,选案广泛,尤多急性传染病治案,反映了各家流派的学术经验。所附按语,或引申发挥,或辨驳订正,对读者很有启发。建国后有影印本。 续名医类案书名。清·魏之琇(玉璜)著,成书于1770年,60卷(一说36卷)。因见明·江瓘所著《名医类案》尚有不完备的地方,故作此书。杂取近代医书、史传、地方志、文集、说部之类,分门编排汇纂。内容主要是历代名医治案,尤其是当代名家医案。所集资料较《名医类案》更为广泛丰富,所附按语也有创见之处。但也不免更为复杂,编次也较了草,所以其影响不及江氏所著者大。今有影印本刊行。 续名医类案医案著作名。清魏之琇编。书成于1770年。36卷。本书为续补明江瓘《名医类案》而编。书中集辑清初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分345门,包括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及外、妇、儿、五官科等,尤以温病医案记叙更为丰富。所记病案,多为一病数例,得以了解各病变症和相应治法。 续名医类案xùmíngyīlèi’àn医书。36 卷。清·魏之琇编。成书于1770 年。该书为续补明·江瓘《名医类案》而作。补辑历代名医治案, 增录当代各家医案。分345 门, 包括外感病和内、外、妇、儿、五官科病。分类清楚, 选案颇多。其中有关急性传染病的治案尤多, 反映了各家与各流派的学术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续名医类案 《续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系医案著作。36卷。清·魏之琇编于乾隆35年(1770年)。魏氏鉴于明·江瓘《名医类案》所选医案资料尚有不少缺漏,遂旁搜博采予以续补。据《四库全书提要》称魏氏所编《续名医类案》“杂取近代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说部之类,分门排纂,大抵明以来事为多,而古事为瓘书(指《名医类案》)所遗者,亦间为补苴。故网罗繁富,细大不捐”。全书共分345门,其中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大致齐备。内科包括伤寒、温病、疫证及多种杂病; 其他各科大致以专卷的形式予以编述,如卷17~18主要是五官口腔科案例;卷23~25为妇产科病证;卷26~30为小儿科病证,其中“痘证”(天花)案例占有二卷之多;卷31~36为外科病证,故此书在分类方面较有条理。由于魏氏本人是一位学验俱富的临床医家,书中也选辑了他个人的若干医案。他在医疗方面善于调肝育阴,其治案大多具有述证明晰、辨证精审、论治熨贴、记录详尽的优点,亦颇为后世医家所赞赏。读《续名医类案》尚可看到魏氏对所选人医案的夹注和案后所写的按语(多标以“琇案”二字),着重发明、辨析有关案例证治的异同,议论较为平正可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临床学术见解,对各科临床医生颇有参考价值。魏氏此编采摭甚博,案例中收辑变证亦相当详备,卷帙之多,二倍于江氏《名医类案》,可以说是类案著作中选案较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但此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收罗偏于芜杂,编次或有重复,失于精细的缺陷。该书现有《四库全书》本及同治、光绪年间刻本多种。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重刊本(1885年)予以影印出版。 ☚ 名医类案 寓意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