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心脏传导系统中自律性起搏点之一。其自律性仅次于窦房结。此结位于房中隔下部,在冠状窦口的前上方。由此结发出的纤维叫房室束。房室结为扁长形结构,比窦房结稍小,其纤维稍宽呈圆柱状,含胶质纤维比较少,因此主要是冲动传导的辅助结构,而不是原始冲动的起搏位置。但如窦房结停止其起搏时,则房室结亦可发出起搏。
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
是心房和心室的连接部分,也是房室交界处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日本田原在1906年首先发现。房室结位于房间隔的下部,冠状窦口与室间隔膜后缘之间,其上方为卵圆窝的下缘,下方为三尖瓣环,左下邻右纤维三角,右侧较浅,仅有薄层心房肌及心内膜覆盖。房室结上端接结间束,下端向下逐渐移行成为希氏束。房室结呈扁长椭圆形,长约6mm,宽约4mm,厚约1mm,一面稍凹,朝向中心纤维体的右房侧,另一面稍凸,朝向右心房。房室结主要由移行细胞构成,普肯耶纤维及普通心肌细胞多在其边缘,结内纤维呈纵行、横行和斜行编织成迷路,向下则渐趋向平行排列。房室结分为3个区:
❶房结(A-N)区,又称房室结上部,为房室结上端与结间束的连接部分,内含起搏细胞,具有自律性;
❷结(N)区,又称真正的房室结,是指房室结的中部,其内无起搏细胞,无自律性;
❸结希(N—H)区,为房室结下部与希氏束相连处,其内有起搏细胞,具有自律性。房室结还具有传导功能和延搁功能,后者即为闸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