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定清代城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筑城于乌哈尔里克,乾隆赐名“绥定”。为伊犁九城之一。绥定,汉及北魏为乌孙国地。唐为西突厥地。元称作阿里麻力,并置元帅府。明属卫拉特。清初为准噶尔地,乾隆时定名为伊犁。新疆建省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以其地置伊犁府治及附郭绥定县于此城。民国时裁府留县。1965年改绥定为水定县,1966年水定县与霍城县合并称霍城县,并移霍城县治于水定镇。故城址在今霍城县芦草沟南。 平定 平定平(平靖;平戢;平息;扫平;削平) 定(拓定;剿定;剪定;易定;克定;镇定) 夷(夷荡;翦夷) 扫(扫夷;扫定) 厎(厎定;厎平;厎靖;厎绥) 砥(砥平) 肃(肃靖) 戡(戡夷;戡济;戡定) 敉(敉平) 龛(龛靖) 靖 克宁 廓宁(~宇内) 镇遏 克翦 菑攘 耘锄 平定天下:龛世 威加海内 平定宇内:区平 安抚,使得保持地方平静:绥靖 绥静 绥定 辑定 抚宁 抚定 抚戢 讨伐绥靖:讨绥 用武力平定:扫荡 翦荡 平息 扫荡平定:荡定 荡夷 平荡 覆荡 殄平 镇压平定:镇绥 讨伐平定:讨平 讨定 剿平 翦定 讨定乱寇:革枭 扫荡平定:荡平 扫荡 扫平 平荡 驱攘 消灭扫平:歼荡 攻克平定:略定 削除平定:虔夷 蠲平 平定使安定:静谧 平定使归顺:平服 平定之而使顺服:训定 达到平定:底平 底定 制伏,平定:克平 战胜平定:龛定 得于平定:厎绥 胜利平定:凯定 一旦发布命令,安排调遣,局势马上就可平定:指麾可定 指挥可定 (用武力平暴定乱:平定)
另见:讨伐 安定1 叛乱 叛变 ☚ 平定 平乱 ☛
安定1 安定1安(安辑;安扰;柔安;奠安) 敉(敉平;敉宁) 鸠 镇(镇安;镇宁;镇靖) 靖(靖遏;密靖) 辑 妥绥 底绥 绥定 绥宁 绥亿 绥爰 平定 救定 存定(~四夷) 奠定 厎定 宁静(~四海) 晏宁 底宁 底靖 密静(~天下) 抚征 抚正 止疑 使平安无事:安保 使安定平静:安(安静;安靖) 静乱 使平稳安定:稳定(~压倒一切) 安定,稳定:镇定 奠定 平定,使安定:静谧 肃肃 使富者安定:安富 安抚,安定:抚绥 整训抚绥:训戢 以美好的教化安定平服:嘉靖 扶助,使安定:匡定 安抚,使安定:镇靖 辑宁 治理,使安定:保治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保乂 保艾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反正拨乱 以威力使安定:威绥 得以安定:厎绥 太大的安定:诞静(~邦内) (使安定:安定)
另见:安抚 怀柔 促进 平安 稳定 ☚ 安定1 安定的方面 ☛ 绥定 绥定古时名城。今为四川达县市。东汉时置宣汉县,南北朝宋置巴渠郡,梁置万州,西魏改为通州,宋乾德二年(964年)改为达州,元明因之。清嘉庆七年(1802年)升为绥定府。明成化年间筑城,周三里余。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修,城周四里余,高一丈七尺,设城门四座,东曰迎晖门、西曰扬武门、南曰朝宗门、北曰来凤门。有达县附郭。 ☚ 重庆 夔州 ☛ 000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