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济学原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主要著作。初版于1890年。马歇尔在世时曾增订修改出版过7次,第8版于1920年问世后就作为定本流行。该书共六篇,集中地反映了马歇尔的经济思想。(1)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即研究人的欲望和为了满足欲望而在经济上所作的各种努力。(2) 关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歇尔主要采用演绎法,在演绎推导出结论后,再用实例加以验证。与此同时,他还用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两种主观心理动机来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运用社会达尔文主义、连续原理、边际增量分析、静态的局部均衡等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3) 均衡价格论。马歇尔认为,商品价值 (价格) 的决定取决于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 由边际效用所决定的需求以及由生产成本决定的供给。供求双方力量的均衡决定着商品的均衡价格。(4) 国民收入分配论。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组织才能) 合作创造的,因而各要素可以从国民收入中取得相应的补偿,其补偿额的大小取决于要素各自的均衡价格。该书把供求论、生产成本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折衷调和体系。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所阐述的思想在西方经济学界仍占据支配地位。30年代后,这种支配地位为凯恩斯主义所取代,但它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仍有着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资本论 哥达纲领批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