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组织液与淋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组织液与淋巴

组织液与淋巴

组织液(组织间隙液或细胞间隙液)浸浴着机体的每一个细胞,是细胞从血液摄取养料和细胞代谢产物进入血液的中介。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即为淋巴。脑脊液、房水等可认为是相应部位的特殊组织液。全身组织液约占体重的15%。
组织液 组织间隙的容积约为全身组织总容积的1/6,其中充满组织液,组织液包含自由流动的液体以及在胶原纤维及凝胶基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液体两种成分。凝胶基质为粘多糖物质,主要是透明质酸,如用透明质酸酶使凝胶液化,则液体在细胞间隙中的流动加快。但在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中自由流动的液体仅占组织液的1/100左右,多沿细胞表面分布。自由流动的液体与不能自由流动的液体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表现的压力即组织液压。
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来自毛细血管及与毛细血管相联接的后微动脉和微静脉等薄壁血管中的血浆。毛细血管是由一层内皮细胞各边缘部分由粘合物质互相粘合而成的薄膜所形成的管,管外还有一层基膜,它们都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中可以透过这种膜的水和其他物质可滤出膜外,成为组织液;相反,组织液也可透入毛细血管成为血浆。后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壁上有些部位不具平滑肌细胞,仅有内皮细胞,故与毛细血管有同样的功能。
一般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边缘与相邻内皮细胞互相粘合起来的物质中留有间隙,从管内直达管外,形成毛细血管壁上的小孔。小孔口径,在各器官的毛细血管是不同的。在骨胳肌的毛细血管,小孔直径约为80~90A(1A=10-8cm),而肝、肠的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的裂隙极大。溶于血浆及组织液中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的直径小于小孔直径者,可以自由穿过小孔,以扩散方式进行管内外交换,速度很快。至于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则极不易穿过一般毛细血管壁的小孔。有一些器官如肝的毛细血管,内膜细胞之间有很大距离,蛋白质分子可从孔隙中透过。至于脂溶性物质如CO2及O2分子则可直接透过细胞膜而不必经小孔。因此CO2与O2极易进出毛细血管。扩散是毛细血管内外各种物质分子进行交换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构成液体流动,因而不能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的形成过程是一滤过过程,毛细血管中血压是推动过滤的力量,组织液中的压力是阻止过滤或推动吸收的力量。血浆中不能透过管壁的蛋白质所具有的胶渗压是阻止过滤或推动吸收的力量,组织液中的胶渗压是推进过滤的力量。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组织液压+血浆胶渗压)。如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为30mmHg,静脉端血压为15mmHg,组织液压为10mmHg,血浆胶渗压为25mmHg,组织液胶渗压为15mmHg则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过滤压=(30+15)-(25+10)=10mmHg,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过滤压=(15+15)-(25+10)=-5mmHg,液体从组织间隙吸入毛细血管内。
根据近来Guyton用埋藏多孔小囊的方法,直接测得组织液压与前人估计者不同,是-6.5mmHg,并计算血浆胶渗压为28mmHg,组织胶渗压为5mmHg。估计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为25mmHg,静脉端血压为10mmHg。以此数代入上述公式,测得动脉端有效过滤压为8.3mmHg,静脉端有效过滤压为-6.7mmHg。结果也说明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液体滤出,成为组织液,静脉端组织液从新吸入血液,滤出多吸入少,余剩的液体进入淋巴管称为淋巴,循淋巴管系统流回静脉。
组织液之所以形成负压,据设想是与淋巴管中淋巴液向前流动时对组织间隙液有一种吸力所致。水肿时大量自由流动的液体存在于组织间隙,组织液压为正。
毛细血管血压与毛细血管前后的阻力有关,如小动脉管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则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反之,如小静脉管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则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因此毛细血管前后阻力之比对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形成量有很大影响:比值高,则有效过滤率减少,比值减少则有效过滤率增加。此外,形成组织液有效滤过压的其他因素的变动,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均可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多少。如血浆胶渗压降低,组织液胶渗压升高,淋巴回流受阻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均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形成水肿。
淋巴 淋巴管系统开始于毛细淋巴管,其末端呈球状或管状,为盲端管道,由毛细淋巴管逐步汇合成为收集小管和运输小管。毛细淋巴管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无基底膜。内皮细胞之间无紧密联接点,且边缘呈瓦片状互相重迭覆盖,呈活瓣样结构。组织间隙中液体包括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甚至侵入组织间隙的细菌血细胞等)都可通过内皮细胞的间隙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有收缩性,每分钟能收缩若干次,推送淋巴越过瓣膜,向大淋巴管流动,而在弛缓时由于瓣膜作用淋巴不能倒流,造成毛细淋巴管腔内的轻微吸力,吸引新的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大淋巴管壁有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能主动收缩。加上淋巴管内有瓣膜,使淋巴只能循一个方向流动。但淋巴管外组织的节律性压力变化,如肌肉收缩是推动淋巴流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淋巴来自组织液,故影响组织液形成的因素亦可同时影响淋巴的形成。增加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表面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都能增加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
淋巴循环作为组织液流入血管系统的辅助途径,对于调节血管和细胞间隙之间的液体平衡以及滤入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的回收,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肠绒毛的淋巴管还有运输由肠粘膜吸收的脂肪颗粒入血液的作用。在淋巴回流中经过的许多淋巴结内,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等,具有免疫功能,故淋巴系统还有防御屏障作用。

☚ 微循环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000099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