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安壳子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安壳子棍 秦安壳子棍传统武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壳子棍是西北棍术的代表,在秦安县高家屲村流传已有 200 多年。相传乾隆年间,有一从事反清活动的少林和尚,被清廷捕获下狱在秦安,后越狱出逃,途经秦安县高家屲时,饥病交加,昏倒在村边的高粱地里,被高家屲的高五太爷路过发现,将其抬回家中医治。为报答救命之恩,和尚给高五太爷兄弟传授了少林绝技壳子棍。和尚在高家屲住了三年,先后给高氏弟兄传授了少林单头壳子棍 45 个,双头壳子棍 21 个,共计 66 个壳子 108 棍法,及所有壳子棍的破法(攻防方法)。壳子棍包括单头和双头两部分,单头棍适合远距离搏斗和大场地作战,双头棍适合近战及小范围搏斗。壳子棍的主要内容有“七克”“八守”“六凶”“五绝”等棍及“十兄弟”棍。其中单头棍有“单撒手”“单扫”“黑驴滚缠”“双手提”等 45 个壳子。双头棍有“仙人指路”“老汉揩鼻”“双乌龙摆尾”“高尾子”等 21 个壳子。壳子棍分上、中、下三盘棍法。上盘壳子“云里拨灯”以惊上取下,扫腿盖顶,诱敌莫测;中盘壳子“栓子枪”左缠右击,势小进堂,中平有枪;下盘壳子“毒狠下山”硬攻直取,上提下洗,运用自如。壳子棍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攻守全面,集棍枪技击方法之大成,势小步捷,动作紧凑,变化灵活,尤在实战中瞬间变化奇绝,打法应用独特。壳子棍也叫撒手棍,每个壳子都由撒手开始,由撒手棍结束,所以撒手棍是壳子棍的基础棍法,实战时的应招、变招皆出自撒手棍,故此历代流传着“学会六十六壳子,棍棍皆由撒手起”,“学会一百零八棍,战时棍棍不脱空”。 ☚ 清水庞公玉雕 武山翻子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