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学生抗日救国会
民国时期天水青年进步组织。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民国二十年(1931年)王蕴珊、冯绳武、邓名骧在秦安中学发起组织了学生抗日救国会,本校同学和孔庙街小学纷纷响应。10月初,秦安学生抗日救国会正式成立,推选王蕴珊、冯绳武、邓名骧、丁联璜、赵友普、魏浩川、李如轼、王尚勤、范衍等人为委员,王蕴珊为主席。同时发表宣言,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求对日作战。接着,两校师生上街示威游行,宣传抵制日货,开展募捐活动。10月底,共募捐皮衣350多件,银币2700余元,一并汇给东北义勇军。随后,陇城、龙山、魏店、郭嘉、千户五所小学400多名学生也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并成立了分会。当时抗日救亡运动深入人心,参加抗日救国会会员全县达570多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十九路军,抗击日本侵略军。在抗日救国会的组织下,不到10天时间,秦安县就募捐银币3200余元,汇往上海支援抗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还给抵抗日本侵略军的绥远军捐集皮衣420余件,毛巾300多打。秦安学生抗日救国会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