緡緡(缗)Mín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郑樵云: “夏时诸侯,子孙以国为氏。今济州金乡有古缗城。” 夏后相之妃有缗氏。后缗,有仍国之女。有仍,在今山东济宁。 明代有缗恒,广东指挥。 緡“缗”的繁体字。 上一条: 缗 下一条: 緍 缗緡{}四6378①名旧时穿铜钱用的绳子。赣语。江西新干〖 〗、高安老屋周家〖 〗。湖南浏阳〖 〗。②动把布边略微折转后缝起来。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布边~点拢缝起。③动把衣服脱下后加盖在被子上面。吴语。清沈龄《续方言疏证》卷上:「吴人解衣相被谓之~。」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其他 > 緡 緡 mín 亦作“緍”、“鍲”。穿錢幣之繩索,亦泛稱錢幣。《史記·平準書》:“商賈以幣之變,多積貨逐利。於是公卿言:‘……算軺車賈人緡錢皆有差,請算如故。’”漢·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龜貝積寢,緡繈專用。”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然而廣置官屬,多出緡錢。”《說文·金部》有“鍲”字,清·段玉裁注:“按:此字必後人所增,必當删者。《史》《漢》賈人緍錢字從‘系’。李匪曰:緍,絲也,以貫錢也。”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釣具 > 緡 緡 mín 亦作“緍”、“罠”。釣魚竿上繫鈎之絲繩。《詩·召南·何彼禯矣》:“其釣維何?維絲伊緡。”毛傳:“緡,綸也。”《文選·左思〈吴都賦〉》:“結輕舟而競逐,迎潮水而振緡。”李善注引劉逵曰:“緡、綸,皆釣繳也。”《宋書·謝靈運傳》:“緡綸不投,罝羅不披,磻弋靡用,蹄筌誰施。”原注:“八種皆是漁獵之具。”《集韻·真韻》:緍,“或作緡”。《説文·网部》:“罠,釣也。”段玉裁注:“《系部》口:緍,釣魚 也。此曰:罠,所以釣也。然則緍、罠古今字。” 緡minBE87 “缗”的繁体。 緡mínM097 “缗”的繁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