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称心如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四幕喜剧。杨绛编剧。上海世界书局1944年出版。写父母双亡后的女学生李君玉从北平来上海投靠舅父家的喜剧性遭遇。二舅妈为了挤掉丈夫身边漂亮的女书记请来君玉,但几个舅妈都各自借口推托,不要君玉来自家住宿,后四舅妈转生“妙计”,将君玉推给一毛不拔的孤老舅老爷徐朗斋。却不料徐朗斋与君玉相处很好,并要她继承大笔遗产,顿使几家舅妈姨娘们嫉妒,想方设法陷害君玉,不料反倒成全了她与男友的婚事,真是“称心如意”。剧作通过君玉的遭遇,深刻暴露在温情脉脉的封建伦理道德掩饰下的世态炎凉,嘲笑小市民的自私、虚伪和浅薄。剧作采用连环式结构,将各个场景串联在一起,自然得体,文笔冷峻中见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 南冠草 金玉满堂 ☛ 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四幕喜剧。杨绛著。1942年底作。1944年1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剧本丛刊第一集。 ☚ 秋声赋 梦里京华 ☛ 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四幕话剧。杨绛著。1943年写于沦陷中的上海。1944年1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43年5月18日上海联艺剧团在上海首演。剧本描写孤女李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遭遇。她有三个舅父舅母,和一位姨父姨母,但他们各有所好,又各有心计,四对夫妇各有矛盾,妯娌间尔虞我诈。谁都说喜爱她,但谁又都嫌弃她,谁都想占用她,但谁也不想抚养她。最后,被推给他们认为最吝啬的老舅父,却意外地得到老舅父的宠爱,被认作亲孙女、并促成她同意中人的美满婚姻。作者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冷酷狡诈、虚伪自私的种种丑态。“作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描写世态,鞭辟入里,而语言幽默,风趣盎然。含着眼泪微笑,富有个人的艺术风格,不仅在当时是佳作,即使在中国话剧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剧本创作演出于沦陷后的上海,在敌伪的残酷统治和严密控制下,如何坚持反映现实生活,培养读者和观众严正的艺术趣味,是当时坚持斗争的爱国作家的艰难任务。《称心如意》也正是作者在茫茫长夜的黑暗中始终没有丧失信心,在艰苦的生活里始终保持的乐观精神的反映,同时在培养和陶冶人们的美好心灵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抗战时期沦陷区优秀的戏剧创作之一。 ☚ 戏剧春秋 万世师表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称心如意 称:适合。如:符合。形容完全符合心意。杜鹏程《保卫延安》三:“什么工作都不能干得~,老是疙里疙瘩。” 〔变式〕称心满意 遂心如意 〔近义〕心满意足 尽如人意 差强人意 如愿以偿 〔反义〕事与愿违 大失所望 〔辨析〕“称心如意”重在表示完全符合心意,可以作人或事物的定语;“心满意足”则重在表示心中十分满足,一般不作定语。另见“志得意满”(763页)。 〔俗语〕孙猴子上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称心如意 【出处】:《晋书·蔡谟传》:“才不副意,略不称心, 财单力竭, 智勇俱屈,此韩卢、东郭所以双毙也。” 【故事】: 晋代的蔡谟, 在晋康帝时任侍中、司徒。这时的晋朝, 外患已日渐严重, 对这样的政局, 他打了个比方说: 才能不如意, 谋略又不称心, 因而现得财薄力尽, 智谋和勇武都施展不开。外患未除, 国力耗尽。这就恰如韩卢、东郭逡双双困毙的原因。这里有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韩国有一条名犬名为韩卢,传说它能日行五百里;齐国有一只名兔名为东郭逡,传说也能日行五百里。有一次,韩卢追赶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趟,跳山头跳过来跳过去跳了五次,结果狗和兔双双都疲累而死去了。 【意思】:完全合乎心意。 【古例】: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俗话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总要把姑娘成全到安富尊荣,称心如意,总算这件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刘澍德《拔旗》:“不料想,东云回来之后,他不但不称心如意,而且时时感到别扭。”刘心武《班主任》:“丁香花的芳馨一阵阵更加浓郁,浓郁的香气令人联想起最称心如意的事。”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异 称心如意 完全合乎心意。意义偏重在动词上,着重指符合心愿。可直接用作“人”的定语。 例 当然,娶了那种称心如意的好太太,脾气也不至于发了。(钱钟书《围城》八)苏大嫂,你早就盼着兄弟媳妇,这回你可称心如意了。(李云德《沸腾的群山》第二部三十七) 亦作“称心满意”、“趁心如意”、“可心如意”。 例 总而言之,跟我到南京去,那时包你称心满意。(茅盾《昙》) 心满意足 心愿得到满足。偏重在动词上,着重指愿望得偿。 例 只要能把任中元消灭,能把大海救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黎汝清《万山红遍》下卷第四十一章)辛苦劳作的乡亲们架起腿喝酒,脸色红红的,显出心满意足的神色。(莫罗松《盐水花生下酒》) 同 都有十分满意的意思。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 辨 “称心如意”的“称”不读chēng或chèng。
称心如意〈彩〉清末以来上海风俗,除夕必备咸菜炒豆芽。咸菜切成寸长,取义“寸(称)心”;豆芽状似如意,合起来称作“称心如意”,以卜口彩。 称心如意chènxīn-rúyì符合心愿,感到满意。 称心如意(同)称心满意 心满意足 如愿以偿 孙猴子上了花果山称王称霸;称心如意 称心如意[趁心如意、遂心如意]、如愿以偿、喜出望外、心满意足;大失所望、事与愿违○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很合心意;从心里满意:事儿都办完了,宗宗样样,都~|这样办,他才能~。也作〖趁心如意〗,也说〖遂心如意〗。 ○如愿以偿rú yuàn yǐ cháng如同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他想参军,到底~了 |游子~地回到祖国怀抱。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所得超过所望,心里非常高兴:阔别八年,偶然重逢,真是~|我们得到胜利的消息,~。 ○心满意足xīn mǎn yì zú心里完全满足称意:只要有个孩子,就~了 |阿Q~地得胜走了 |他终于有了~的一天。 ●大失所望dà shī suǒ wàng希望完全落空;非常失望:~的事情是常有的|这件事使我~|他~地走回家中。 ●事与愿违shì yǔ yuàn wéi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违背,不称心:我以为此事肯定能成,不料后来~|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如贸然行动,难免~。 合意 合意可心 顺心 顺遂 逊心 随心 肆志 沿心 称意 会意 当意 像意 惬气 上眼 另见:愿望 得志 实现 甘心 满意 欣慰 ︱不合意 ☚ 合意 适意 ☛ 称心如意趁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after one’s heart;be content; be quite satisfied with; be contented; go (/have) as one wishes;ideal; to one’s heart’s content (/desire); to one’s liking (/taste);warm (/delight) the cockles of the heart 《称心如意》chen xin ru yiSatisfied→杨绛 (Yang Jiang) 称心如意after one's own heart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义同“称心快意”。same as“称心快意”。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解义】称:符合。完全合乎心意。 称心如意《辞源》源云:宋·朱敦儒《樵歌·中·〈感皇恩〉词》:“称心如意,賸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完全合乎心意。《晋书·慕容垂载记》:“列土千城,未足以满其志;冠军之号,岂足以称其心。”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符合心愿,感到满意。《晋书·蔡谟传》:“才不副意,略不称心,财单力竭,智勇俱屈。此韩卢、东郭所以双毙也。”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释义】完全合乎心意。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称:适合。如:符合。形容完全符合心意。杜鹏程《保卫延安》三:“什么工作都不能干得~,老是疙里疙瘩。”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 心满意足 如愿以偿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称心如意 心满意足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符合心愿,感到满意。 称心如意chènxīn-rúyì指完全合乎心意,十分满足。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指完全合乎心意。称: 相称,符合。也作“称心快意”、“称心满意”、“称心满愿”、“趁心如意”。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也说“称心满意”、“趁心如意”。指符合心愿,感到满意。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解义】 称:符合。完全合乎心意。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称: 适合。如: 符合。合乎心意。钱钟书《围城》:“当然娶了那种~的好太太,脾气也不至于发了。” 称心如意chen xin ru yi称:符合。如意:合乎心意。完全合乎心意。 称心如意chènxīn-rúyì称、如:符合。符合心意。 H3N4【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非常合心意。也作“趁心如意”。 称心如意chènxīn-rúyì〔并列〕 十分合乎心意。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剩活人几岁?” 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称:适合。如:达到,顺从。意:心意,心愿。指心满意足,完全合乎心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